环球电镀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电镀技术 » 电镀工艺 » 正文

电沉积Ni一20%Fe(质量)磁性合金箔工艺的研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12-04-16  浏览次数:1599

摘 要:在硫酸盐一氯化物溶液体系中采用电沉积法制得了光亮Ni—Fe软磁合金箔,研究了n(Ni2+)/n(Fe2+)摩尔比,电流密度,镀液pH,镀液温度对电沉积Ni-Fe合金箔的铁含量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验证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Ni-Fe合金箔是纳米晶合金,其Ni,Fe含量分别为80.4%(质量)和19.6%(质量)。这种合金箔外观平整、致密,具有明显的层状结构,其饱和磁通密度(M)为94.23emu/g,剩余磁通密度(M1)为4.33emu/g,矫顽力(Hc)为5.08oe。

1 前 言

软磁合金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技术已成为21世纪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中的研究热点。电子元器件的发展趋势是高频、节能和小型化,对磁性材料的要求是同时具有较高的饱和磁感应强度和较低的损耗。制备适合上述要求的材料在制备工艺上需要减薄材料的厚度。目前,制备纳米软磁合金薄膜的方法分别有高频溅射、离子束溅射、分子束外延等物理气相沉积(PVD)及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MOCVD)、机械轧制和单辊超急冷法。快淬工艺对设备精度要求过高,其它方法不适于大规模的工业生产。近几年,电沉积技术以其在低温下操作,避免了高温时的扩散;可以任意控制沉积电位或电流密度从而控制薄膜厚度及结构;适用范围广,工艺简单,价格低廉等优势逐渐得了人们的青睐。

Ni—Fe合金箔是一种良好的软糍材料,磁饱和强度大,矫顽力小,具有较强的耐蚀性能,大量应用于电子计算机记忆装置上,因此受到许多科技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并开展了许多Ni—Fe合金电沉积研究工作。

法国学者Jean—Morie Quemper等人研究了电沉积Ni—Fe合金层的工艺认为,合金的沉积速度与电流密度成直线关系,所得到的镀层最低矫顽力达到28A/m,饱和磁感应强度达到O.8T.C.

Cheung等人对电沉积Ni—Fe合金薄膜微结构研究,发现薄膜的晶粒尺寸小于30nm,同时还发现薄膜的晶粒尺寸、宏观和微观结构与镀膜中与镍共沉积的铁含量有关。但涉及电沉积Ni—Fe合金箔生产过程中如何控制好合金箔成分的报告较少,因为合金箔的成分变化将直接影响材料的磁学性能和用途,对于电子元器件的使用稳定性,可靠性至关重要。因此,本文着重研究n(Ni2+)/n(Fe2+)摩尔比,电流密度,镀液pH,镀液温度对Ni—Fe合金箔中铁含量的影响规律,提出一种电沉积Ni一20%(质量)Fe合金箔最佳工艺条件,为建立电沉积Ni一20%(质量)Fe合金箔连续化生产线提供重要参考。

2 实验方法

2.1实验用材料和仪器

实验中选用的阴极材料为18—8不锈钢板,规格为70mm×70mm×1mm。阳极使用规格为12mm×8mm×5mm电解镍板。实验仪器包括直流电源,恒温水浴槽,pH计等。使用日本电子JSM-6380LV型号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磁性合金箔作形貌观察,并用Genesis-2000型号的能谱分析仪(EDS)对磁性合金箔成分作定性、定量分析。用上海爱建Ⅲ-a型原子力显微镜观测合金箔的形貌。用美国LDJ-9500型振动样品磁强计测量合金箔的软磁性能。

2.2电沉积工艺参数

参考相关电沉积Ni—Fe合金的工艺参数,在前期试验工作的基础上,选择镀液组分为硫酸镍

160~210g/L,硫酸亚铁15~35g/L,氯化镍25~50g/L,硼酸30~50g/L,稳定剂15~35g/L,添加剂2~5g/L,镀液温度为50~70~C,pH值2.5~4.0,电流密度为2~8A/dm2。

3实验结果及讨论

3.1 工艺因素对Ni一20%(质量)Fe合金箔成分的影响

在正交实验优化结果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镀层表面质量,合金箔的成分以及磁性能,固定其它因素在最佳水平,进行单因素的试验,研究工艺参数n(Ni2+)/n(Fe2+)摩尔比、电流密度、镀液pH值和镀液温度对Ni—Fe磁性合金箔成分及表面质量的影响和规律,进一步优化组合各工艺参数,得到成分和表面质量都符合技术要求的Ni-20%(质量)Fe磁性合金箔。

3.1.1 n(Ni2+)/n(Fe2+)摩尔比的影响

改变镀液中FeS();·7H:O的含量就可以改变n(Ni2+)/n(Fe外)的值。当电流密度为3A/dm。,pH值为3.2,电解液温度为60℃时,n(Ni2+)/n(Fe2+)对镀层Fe%(质量)的影响如图1所示。

从图中可见,实测线(曲线1)在理论线(曲线2)的上方,这表明在合金镀液中电极电位比镍约负200mV的铁优先析出。可见在该镀液中镍铁共沉积是属于异常共沉积的类型。在图中还可以看出,即使镀液中铁离子浓度很低,铁仍优先析出。由此可以推测在电沉积Ni—Fe合金箔时控制好镀液中的铁离子浓度,是获得组成均匀的合金箔的关键。同时实验显示,随着镀液中n(Ni2+)/n(Fe2+)摩尔比的增加,合金镀层中的铁含量呈降低趋势。这是因为随着n(Ni2+)/n(Fe2+)摩尔比值的增加,镀液中的Fe2+的浓度减小,镀层中铁含量下降,且表现出减缓的趋势。这是因为镀层中铁含量与溶液中迁移至阴极表面上放电的Ni2+相对数量有关。在曲线的起始段,Ni2+浓度增加,迁移至阴极表面放电的Ni2+数量增加,因此镀层镍含量升高,相应地,镀层铁含量降低。当Ni2+浓度进一步增加时,溶液中正负离子间库仑作用力增强,离子氛的影响作用也增大。离子氛的影响通过弛豫效应和电泳效应降低了Ni2+迁移速率,使得一定时间内迁移至阴极表面放电的Ni2+数量相对减少,而放电的Fe2+数量相应增加,因而镀层中铁含量的下降有减缓趋势。

3.1.2 电流密度的影响

电流密度对Fe—Ni合金成分的影响也是十分显著的,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合金镀层中的铁含量呈降低趋势,但到达一定的电流密度后,电流密度再增加,镀层中的铁含量基本保持不变,如图2所示。电流密度在4~5A/dm2范围内镀层铁含量较为理想。这主要是因为该镀液体系中铁离子的含量相对较低,但在阴极上沉积时铁优先析出,因此Fe2+的还原反应要受扩散步骤的控制,而且电流密度越大,扩散步骤的影响就越大。所以电流密度越大,镀层中的铁含量就越低。

3.1.3镀液pH值的影响

镀液pH值的变化对合金镀层组成的影响比较大。镀液pH值升高,会使镀层的铁含量减小,且出现微弱的下降趋势,如图3所示。

镀液pH值较高时,Fe2+容易氧化成Fe3+当pH值高于某一值时,Fe(OH)3沉淀的生成不限于在阴极表面附近的局部区域发生,而在整个镀液中都有可能发生,实际上减小了镀液中Fe2+的浓度,降低了铁离子沉积的阴极电流效率。此外,该镀液中的稳定剂是一种有机弱酸,随镀液pH值升高其电离度增大,不带质子的络合基团羧基增多,导致镀液中游离Fe2+离子随之减少,镀层中的铁含量相应减小。实验表明当镀液pH>3.5时,虽然镀层中铁含量相对稳定,但很难获得光亮平整的箔,因此,该镀液的pH值不应过高,一般控制在3.2附近较为理想。

3.1.4镀液温度的影响

镀液温度对镀层铁含量也有一定的影响。镀液温度与镀层铁含量的关系曲线如图4所示。

镀层中铁含量随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因为镀液中Ni2+浓度比Fe2+浓度高得多,Ni2+迁移过程中的弛豫效应和电泳效应使得其迁移速率比Fe2+小得多,因此开始升温阶段,铁的沉积反应速度加快,使镀层中铁含量增加。但是,当温度继续升高时,Ni2+迁移过程中的这两种效应减弱,甚至完全消失,使得Ni2+迁移速率迅速增加,一定时间内迁移至阴极表面放电的Ni2+数量急剧增加,Fe2+迁移速度虽然也因温度上升而加快,但没有Ni2+的变化显著。因此镀层镍含量增加,铁含量减少。当镀液温度较低时使用的电流密度范围窄,高电流密度区容易烧焦,所得镀层应力较大。因此从保证合金箔成分及物理机械性能角度考虑,镀液温度一般控制在60℃左右。

3.2 Ni一20%(质量)Fe合金箔电沉积优化工艺验证性实验结果

通过上述工艺试验,对影响Fe—Ni合金成分及质量的多个因素进行组合得到优化后电镀Ni一20%(质量)Fe合金的工艺条件:n(Ni2+)/n(Fe2+)=9.2,电流密度3A/dm2,镀液pH3.2,镀液温度60℃。按所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重新施镀,得到光亮、致密、外观平整的Ni—Fe合金箔,其Ni含量为80.4%(质量),Fe含量为19.6%(质量),且沿厚度方向分布均匀,完全符合Ni一20%(质量)Fe磁性合金成分设计要求。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到Ni一20%(质量)Fe磁性合金箔的表面光亮平整,结构致密,没有孔洞和裂纹。在原子力显微镜轻敲模式下测得的Ni一20%(质量)Fe磁性合金箔的形貌如图5所示,可以清楚的看到合金箔具有明显的纳米晶生长形貌,生长方向垂直于合金箔表面,并且测得合金箔的表面粗糙度Rms为4.9nm。图中可以看出Ni—Fe合金沉积比较均匀致密,生长方向一致性较好。

将浸蚀后试样断面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合金箔具有明显的层状结构,如图6所示。

究其形成原因有二,一是由图1可见,实测合金镀层中铁含量的曲线位于理论曲线的上方,说明了Ni—Fe磁性合金的电沉积属于合金的异常共沉积,即电位较负的铁优先在电极上还原析出。二是优先沉积的铁离子在阴极表面放电后,阴极表面附近铁离子浓度降低,并很快接近于零,而这时阴极表面附的镍离子浓度相对较高,镍离子开始在阴极表面放电,以保持电流密度的稳定,因而促使阴极电位变得更负,发生富镍的共沉积,并阻止了铁的沉积。由于铁离子放电速度降低,又使阴极扩散层中铁的浓度增加,铁的沉积增加,同时又阻碍了镍的沉积,如此周而复始,导致了沉积的比例和铁、镍成分的分布发生了周期性的变化,这在对应于图6所作的线分析(图7)中得到了很好的证明。

采用电沉积方法制备的Ni一20%(质量)Fe合金箔,具有较好的软磁性能,图8是在测量外场为20000e情况下,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测得的软磁合金箔的磁滞回线,并由磁滞回线求得镀态合金箔的饱和磁通密度M1=94.23emu/g,剩余磁通密度M1=4.33emu/g,矫顽力HC=5.080e。

4 结 论

1)在本试验条件下,合金镀液中n(Ni2+)/n(Fe2+)摩尔比增大,电流密度增加,镀液pH上升,镀液温度升高,镀层Fe含量均呈下降趋势。

2)确定Ni一20%(质量)Fe合金箔电沉积的最佳工艺组合为:n(Ni2+)/n(Fe2+)为9.2,镀液pH值3.2,施镀温度60℃,阴极电流密度3A/dm2,所得合金箔铁含量为19.6%(质量),镍含量为80.4%(质量)。

3)在最佳电沉积工艺条件下所得Ni一20%<质量)Fe合金箔是纳米晶合金,表面光亮平整,且具有层状结构,其饱和磁通密度m2=94.23emu/g,剩余磁通密度Mr=4.33emu/g,矫顽力Hc=5.08℃)e.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60039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