钾盐镀锌故障及其处理方法:镀液浑浊
发布日期:2012-04-14 浏览次数:1823
可能原因 | 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 (1)光亮剂的浊点温度太低 | 载体光亮剂一般采用聚醚类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起着细化结晶和增加主光亮剂的溶解度等双重作用。其增溶作用是将主光亮剂分散在载体光亮剂的胶束之中,一起分散于水中,载体光亮剂溶于水是由众多的醚键和水分子的氢键作用所致。由于氢键键能小,当温度高时氢键断开,水溶性降低,聚醚化合物即游离出来,此时溶液发生浑浊。溶液由清澈到开始变浑浊的温度叫浊点温度。选择添加剂时一定要注意其浊点温度,一旦出现浑浊现象,载体光亮剂游离出来,主光亮剂也随之失效,尤其是滚镀,槽液温度升高,必须选用浊点温度高的添加剂。浊点温度的高低除了与载体光亮剂的性能有关以外,还随镀液主盐、导电盐、主光亮剂浓度的升高而降低 处理方法:更换光亮剂 | (2)主光亮剂含量过多 | 主光亮剂是一种能产生显著光亮和整平作用的有机物,从分子结构上看,主要是芳香醛、芳香酮以及一些杂环醛和酮,如香草醛、亚苄基丙酮、邻氯苯甲醛、聚乙烯吡咯烷酮等,其中以亚苄基丙酮、邻氯苯甲醛效果最好。亚苄基丙酮不溶于水,必须靠载体光亮剂增溶,才能分散到镀液中,有效地起光亮作用,用量一般以O.2~0.39/L为宜,若用量过 高,镀液浑浊,镀层亮而脆;用量过低,镀层光亮度不足,整平性差。邻氯苯甲醛作为光亮剂使用,效果显著,出光速度快,镀层光亮度高,其缺点是易氧化成邻氯苯甲酸,使镀液浑浊、不稳定,而且低毒、易燃,也使其使用受到限制 处理方法:过滤镀液,并用活性炭吸附处理 | (3)氯化锌含量过多 | 在钾盐镀锌液中,如氯化锌含量过高,一方面由于锌盐水解,形成Zn(OH)2沉淀,另一方面总氯化物含量过高,即氯化锌和氯化钾总含量大于280g/L或镀液中总氯离子含量大于320g/L时,产生光亮剂“盐析”现象,使镀液浑浊 处理方法:稀释镀液,分析调整镀液成分至标准值 | (4)氯化钾含量过多 | 详见故障现象3(3)的原因分析 处理方法:稀释镀液,分析调整镀液成分 |
续:上述故障现象 可能原因 | 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 (5)温度过高 | 详见故障现象l(2)和故障现象7(1)的原因分析 处理方法:降低镀液温度至工艺范围内 | (6)pH值过 高或过低 | 详见故障现象4(2)的原因分析 处理方法:过滤镀液,用5%的稀盐酸或氢氧化钠调整镀液pH值全上艺范围内 | (7)铁离子杂质过多 | 氯化钾镀锌液中,三价铁离子不能与锌共沉积,因此其影响比较小,容许极限浓度为5g/L,当三价铁含量大于5g/L以上时,镀层发暗,镀液分散能力下降,钝化膜颜色发暗。钾盐镀锌液对二价铁离子很敏感,允许极限浓度为0.25g/L,高于此值,镀液浑浊,泛黄,甚至泛红,电流密度范围缩小,高电流密度区粗糙、烧焦,低电流密度区镀层发灰、 发黄,用于滚镀时,贴近滚筒壁处镀层严重烧焦,出现黑点,即所谓滚筒眼印 处理方法: a.取出锌阳极,用5%的氢氧化钠溶液调整pH值至6.0,并加热至60℃; b.加入0.5~2mL/L双氧水(用水稀释3倍),充分搅 拌,使Fez+氧化成Fe3+,并生成Fe(OH)3沉淀; c.加入1~3g/L活性炭,搅拌30min; d.静置3h后,过滤镀液; e.分析调整镀液成分和pH值,并补充光亮剂,试镀 |
|
免责声明:
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