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电镀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电镀技术 » 电镀工艺 » 正文

碱性镀锡故障及其处理方法:锡阳极呈灰白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12-04-13  浏览次数:1718

   可能原因

   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正常生产中钊阳极应处于钝化状态,阳极表面有黄绿色的钝化膜,此时,阳极以锡酸盐(Sn4+)形式进行溶解。若阳极表面没有形成膜,则呈灰白色,那么阳极处于活化状态,它就以亚锡酸盐(Sn2+)形式溶解。结果镀液中Sn2+会逐渐增多

  

   阳极电流密度/A.dm-2

   图1碱性镀液中锡阳极行为

 图1中的曲线ABCDE表示电压与阳极电流密度之间的关系曲线。由A点开始,电流密度随AB线的上升,电压慢慢增加,阳极处于活化状态,以Sn2+的形式溶解,阳极呈灰白色的外观。当电流密度达到C点时,电压突然沿CD线上升,此时,阳极处于钝化状态,其表面形成黄绿色的膜,并开始以Sn4+的形式溶解。C点的电流密度称为锡阳极的致钝电流密度(或称临界阳极电流密度)。如果沿DE线继续

(1)阳极电流密度过小

 

续:上述故障现象

   可能原因

   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1)阳极电流密度过小

增加电流密度,钝化膜逐渐转黑,使阳极处于过钝化状态。氧气急剧析出,并使锡表现为不溶性阳极,使槽液中的锡含量下降,直至被耗尽。到达曲线D点以后,如果降低电流密度,那么电流一电压曲线按虚线DF变化。阳极的黄绿色钝化膜仍保持着,锡仍以Sn2+形式溶解,因此DF部分是否合理的操作范围。如果电流密度继续降低,则曲线沿FG移动,而阳极膜完全消失,锡又以Sn2+形式溶解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锡阳极表面呈灰白色,主要是由于锡阳极电流密度过小所引起的

 处理方法:减小阳极面积,工件入槽时以大的电流密度(4~6A/dm2)冲击,使挂入的阳极进入钝化状态,然后逐步增加阳极面积。当所有的阳极表面呈黄绿色的钝化膜后,再减少电流密度到操作范围内

 (2)镀液的温度过高

 镀液温度过高,阳极表面的黄绿色的钝化膜脱落,阳极呈灰白色,容易产生Sn2+

 处理方法:控制镀液的温度至标准值

 (3)电镀过程中断电

 电镀过程中不允许断电,若断电lmin以上,黄绿色的钝化膜被溶解,阳极呈灰白色

 处理方法:重新钝化处理

(4)游离碱含量过高

 镀液中游离碱含量过高,阳极表面的黄绿色钝化膜被溶解,阳极呈灰白色

 处理方法:用l+9的冰醋酸溶液,降低游离碱的含量。通常NaOH控制在7~15g/L,KOH控制在10~20g/L

 (5)阳极杆与阳极挂钩接触不良

 阳极杆与阳极挂钩如接触不良,少数没有均匀分配电流的阳极,也会处于活化状态,阳极电流密度过小,其表面的、黄绿色钝化膜被溶解而呈灰白色

 处理方法:加强导电触点的维护保养,保证导电良好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60039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