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化镀银故障及其处理方法:镀层起泡、脱落、结合力不良
发布日期:2012-04-13 浏览次数:2225
可能原因 | 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 (1)除油不净 | 处理方法:加强除油,保证工件表面干净 | (2)酸处理工艺不当 | 铜及铜合金件表面的酸处理,一般均先在含有强烈氧化作用的硝酸等三酸所组成的出光液中进行,然后再洗净酸液,此时,工件的表面虽说很光洁,但表面仍有一层肉眼不易察 |
续:上述故障现象 可能原因 | 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 (2)酸处理工艺不当 | 觉的极薄的氧化层,若进行浸银或预镀银,不但表面发花,而且结合力不好 处理方法:三酸出光后,再经稀盐酸(1+1)活化,彻底除尽表面的氧化层 | (3)酸处理放置时间过长 | 经酸处理后的铜件,若放置时间过长,铜表面又开始氧化,影响结合力 处理方法:合理组织安排生产,酸活化后的工件立即人槽电镀 | (4)未经预镀处理或预镀处理不当 | 由于铜在镀银溶液中的电势比银负得多,当铜件浸入镀银溶液的一瞬间,银立即从溶液中置换出来,形成置换性镀层,在此镀层上再镀上银层,它的结合力不好,容易剥落。为了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保证银镀层与基体金属的结合力,必须先进行预镀银(或浸银)。预镀银是在银含量低、游离氰化钾含量高的条件下进行的,在此溶液中,银的电势向负的方向偏移,避免了瞬间的接触置换,然后再在常规的镀银液中加厚。也可以用汞齐化等方法在铜件表面浸银,再在常规镀银液中加厚 处理方法:合理选择和设计预镀银(或浸银)工艺 | (5)银含量太低 | 处理方法:分析调整镀液成分 |
|
免责声明:
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