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电镀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电镀技术 » 电镀工艺 » 正文

电镀行业重金属排污税模型研究与实证分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12-04-12  浏览次数:1203

摘要:排污税作为一种税收手段,可以弥补现阶段实行的排污费制度中存在的不足,但目前国内对于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的环境税制度尚处于可行性研究阶段。针对电镀行业重金属污染,建立了一个排污税定量计算模型。与现有排污费制度相比,该模型将政府监管费用单独列出加以计算,并引入了重金属毒性系数Ti和排污税区域系数Q。通过对广东省某电镀企业的案例分析,证明模型具有易于被企业接受、超标罚款力度大、税款去向明确的特点。另外,该模型还可以通过引入行业系数H的方法推广到其他重金属排污行业,行业系数H的确定采用权重值法。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环境问题变得日益严峻。为此,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到2010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2005年减少10%的阶段性减排目标[1]。电镀行业由于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有毒有害物质,目前已成为重污染性行业之一,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据统计,电镀行业每年排放约4亿t含重金属废水、5万t固体废物和3×107m3酸性气体[2]。目前,环保部门通过征收排污费的方式作为治理电镀行业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手段。排污收费制度作为中国环境管理中最具有经济特色的手段,对我国的污染控制和环境管理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3]。但排污费制度设计本身存在无法忽视的问题,如征收缺乏强制性、收费标准偏低、费用去向不明确等。这些问题导致政策执行结果与设计初衷错位[4]。因此,需要寻求更加有效的污染防治手段来控制电镀行业重金属污染问题。

1·以排污税代替排污费的必要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尤其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尝试用环境税的手段来治理大气污染[5],具体税种有碳税、硫税等。环境税是指对开发使用环境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按其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污染和破坏进行征收的一种税收。征收环境税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环境资源的定价,改变市场信号,促进企业进行清洁生产,从而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量。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环境税不仅在环境治理和污染减排方面具有排污税所不具备的优势,而且还可以为政府取得合理的财政收入。环境税作为一种税收手段,具有排污费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比如:①环境税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具有很强的法律强制性;②环境税收取方式灵活,可以采用税收减免、税收返还、差别税收等多种方式,而且还可以对生产环节、消费环节等多个环节征税;③环境税的征收由国家税收机关专门机构执行,税金进入政府一般财政预算,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因此更有利于资金在部门、地区之间进行协调。

近10年来,我国的税收实践中也逐步引入了环境税收制度,国务院于2007年6月颁布《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其中一项具体政策措施即为“研究开征环境税”[6]。目前,中国税制中与环境资源有关的税种主要有资源税、消费税、城建税和车船使用税等。但这些税种只能间接控制污染物排放量,如果引入一种直接作用于污染物排放本身的税种———排污税,将会为排污行业的减排工作带来一次革命。

因此,可以借鉴外国税收控制污染的经验,将环境税的收费制度运用到场点分散、污染严重、难以管制的电镀行业污染收费制度上。但目前为止,我国对于排污税的研究基本上还停留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更没有对排污税的收费标准作出定量分析。笔者将在现行排污费的收费标准基础上,设计一套针对电镀行业等重金属排放行业的重金属排污税收费方案,从而达到促进企业清洁生产和污染减排的目的。该税收模型也可以推广应用到其他重金属排放行业。

2·电镀行业排污税模型建立

为了弥补现有排污收费制度的不足,在设计排污税收费制度时考虑到了以下几点:①为补偿政府监督成本,在排污税收中增加政府监管费用的征收;②考虑到各种重金属对环境和生物的毒性不同,引入重金属毒性系数Ti,作为企业对生态破坏的补偿因子;③为了有利于费改税的执行,设计排污税收费标准以现有排污费为基础,并作出适当调整,尽可能达到使企业、政府、环境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2.1排污税模型建立

排污税模型通用公式见式(1)至式(3)。

 

 

 

式中:S为排污税税费,元;C为处理重金属污染物的全部成本,元;G为政府监管费用,元;C1为废水中重金属达标排放时所需处理成本,元;C2为超标排放部分重金属所需处理成本,元;T为毒性系数,根据各种重金属对生物的毒性大小确定该系数;Q为区域系数,根据各地区经济地理条件确定该系数;C1为废水中重金属i达标排放时所需处理成本,元;C2为超标排放部分重金属i所需处理成本,元;Ti为重金属i的毒性系数。

2.2参数的确定

2.2.1政府监管费用

政府监管费用应包括以下几项:检测设备折旧和维护费(Z,元)、检测材料费(C’,元)、检测设备运行费(Y,元)、人工工时费(R,元)、交通费(J,元)、管理费(M,元)。即政府监管费用G的计算式为:

G=Z+C’+Y+R+J+M(4)

检测设备折旧和维护费计算中的折旧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检测材料费主要为监测过程中一次性消耗的材料如药品试剂等,其材料费的构成包括材料本身和运费、保管费及合理损耗的分摊费用;检测设备运行费是指计量设备开机运行的开机费及运行中的水、电、气消耗费用;人工工时费为所需支付的检测人员工资费用;交通费包括检测人员和运送检测设备到指定污染现场所需要的车船费等运输费用;管理费一般包括办公费、旅差费、会议费及部分管理人员的工资费用,该项收费根据各地区管理费用征收标准的规定执行。

2.2.2毒性系数

根据瑞典科学家HAKANSON提出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7]计算出电镀行业主要污染物Zn、Cu、Cd、Ni、Cr(Ⅵ)、总Cr的毒性系数,结果如表1所示。

 

 

 

2.2.3清理污染物的全部成本

该项收费标准的确定建立在现有排污费的收费标准基础之上,同时对某些收费标准作了适当的调整,取消以往的排污费当量制计算方式,简化了计算过程。

以现有排污费中Zn的排污收费为基准,其他各种污染物的收费标准均按照表1中各污染物毒性系数与Zn毒性系数的比值进行计算得到。对于超标排放部分,按照达标排放部分的3倍费用收取。即:

 

 

 

式中:MD为达标排放污染物质量,kg;MC为超标排放污染物质量,kg;P为收费基准,以现有排污费中Zn的收费标准为基准,元/kg。

2.2.4区域系数

区域系数根据污染企业所在城市的经济条件、地理位置等因素确定,数值范围为0~1。可将城市按照区域划分为几个等级分别赋值,以此来保证各地区工业发展的平衡性。

2.3电镀企业案例分析

2.3.1案例企业排污概况

所选案例企业为广东省某国有大型电镀后处理厂A。该厂目前拥有9条电镀生产线,分别为6条镀Ni、Cr、Zn吊镀线和3条镀Cu、Ni、Cr滚镀线,主要重金属排放物为Ni、Cr、Zn、Cu。该厂污水排放量为350 t/d,其中120 t/d的污水通过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排放,其余废水与处理装置出水混合后直接排放。经环保部门监测,该企业排污口各重金属排放情况如表2所示。

 

 

 

2.3.2排污费收费计算

生产线按全年300个工作日计算,每天废水排放量为350 t。则A厂每年应缴纳排污费的数额计算式如下:

Fn=Fd+Fc(6)

式中:Fn为企业年排污费,元;Fd为企业每年重金属达标排放部分排污费,元;Fc为企业每年重金属超标排放部分排污费,元。

根据《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8]和《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的规定,计算得到A厂年排污费:Fn=Fd+Fc=6 798.75元+16 243.50元=23 042.25元≈2.30万元。

2.3.3排污税收费计算

A厂年重金属处理费用计算式如下:

Cn=C1n+C2n(7)

式中:Cn为企业每年重金属处理费用,元;C1n为企业每年重金属达标排放时所需处理费用,元;C2n为企业每年重金属超标排放时所需处理费用,元。

计算得到:Cn=C1n+C2n=8 268.75元+177 975.00元≈186 244元。

设政府每年抽样检查6次,每次检查分别在A厂5个排污口各取样3次,每次检查派出1名环保工程师和3名一般技术员。根据式(4)和《广东省环境监测收费项目及标准》计算得到政府监管费用:Gn=(1 800+9 180+240+840+1 800)×(1+10%)=15 246元≈1.52万元。其中,Gn为A厂每年需缴纳的政府监管费用,元;根据《广东省环境监测收费项目及标准》取管理费(M)为其他各项费用总值的10%。

A厂所处地区广东省属于一级发达地区,因此地区系数Q设为1。则A厂每年需缴纳排污税(Sn):

Sn=(Cn+Gn)×Q=(186 244 +15 246)×1=201 490元≈20.15万元。

2.3.4案例分析结果讨论

企业A每年拟缴纳排污费和排污税见表3。

 

 

 

通过表3数据分析可得:

 (1)达标排放部分C1n略大于Fd,这样一方面保证了税收的数量,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排污费改税的顺利过渡。

 (2)超标排放部分C2n远大于Fc,表明该模型加大了超标排污罚款力度。这样会给排污企业超标排放行为带来一定的警示作用,有利于污染物总量控制,并可以更好地补偿环境成本。

 (3)Sn大于Fn,这个差额主要体现在超标排放的收费额上面。这表明,如果企业可以按照排放标准达标排放污染物,就只需缴纳常规金额的税款;而当企业超标排放污染物时,则需缴纳高额罚款用以补偿环境损失。

 (4)Gn的收取,可以达到使排污税收费去向明确、专款专用的目的,另外也可以保证政府监督工作持续、有效地进行。

2.4模型的应用行业推广

电镀行业的排污税模型可以推广到其他类似的重金属污染行业,如冶金、采矿、化工行业等。模型的区别在于需要分别在各行业的计算公式中引入一个行业系数H。即:

S=[(C1+C2)×T+G]×Q×H(8)

式中:H为行业系数,根据行业的污染程度确定该系数。

根据各行业的生产形式、产品性质、产生污染程度、产值等指标计算行业污染指数Sj,确定行业系数H,计算方法选用权重值法。权重值法的计算流程如图1[9]所示。

 

 

 

指标正规化的目的在于消除各指标量纲和级数的差异,使各指标在相对大小方面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各单项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目标距离法,即用现状值/规划目标值得到该指标的权重。将正规化后的各单项指标值乘以各自的权重系数,然后再求和可得到Sj为:

 

 

 

式中:Sj为第j行业污染指数;i为纳入评价的第i项指标;j为纳入评价的第j行业;Xij为第j行业第i个指标正规化结果;Wi为指标i的权重系数。

则行业系数H为:

H=a×Sj(10)

式中:a为常数,该常数值由制定排污税的环保或税务部门根据选取基准行业的不同而确定。

选取电镀行业为基准,即设电镀行业的H=1.0,根据上述方法计算所得电镀行业的污染指数Sj值确定出常数a的值,从而根据其余污染行业的Sj值确定各自的行业系数H。选取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这3个典型的重金属污染行业,以《中国环境年鉴》(2001—2005年)中全国重点调查工业行业环境统计数据作为原始数据,根据上述权重值法计算得到以上3个行业的行业系数,如表4所示。

 

 

 

3模型优势

由以上案例分析结果可知,排污税收费模型与目前实行的排污费制度相比,具有如下优势:(1)弥补了现行罚款力度的不足。对于电镀企业污染物超标排放的部分比以往排污费多加了1倍的罚款额度,这样会对企业超标排放行为起到限制作用,有利于控制污染物总量排放。

 (2)考虑了多因子污染的联合收费。《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中规定,对每一排放口征收污水排污费的污染物种类数,以污染当量数从多到少的顺序,最多不超过3项。该模型的收费中考虑到多因子污染造成的协同效应,因此对废水中所有污染物均征收排污税费,这样可以使排污收费最大限度地补偿污染对环境和社会造成的危害。

 (3)计算简便。该模型取消了排污费征收标准中的当量计算方法,采用单一基准,并引入污染物毒性系数来对各种污染物进行区别收费。这样不仅简化了税费计算过程,而且也能有效减少强毒性污染物的排放量。

 (4)易于接受。由于该模型中主要收费标准是基于《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的收费标准而设计,这样比较容易得到排污企业的认可和接受,有利于排污费改税的顺利过渡。同时,设计排污税收费管理体制相对排污费收费没有太大变动,所以政府征收管理机构等不需要作太大调整,这样也增强了政策的可行性。

 (5)引入政府监督管理成本。以往的政府监督费用通常从所收的排污费中相应扣除,这样会影响排污费在污染治理方面正常发挥作用,减弱排污费对环境污染的补偿力度。该模型将政府的监督管理成本计入排污税的收费范畴,这样不仅保证了政府的财政收入,而且也提高了政府收费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做到排污税收费专款专用,真正达到污染者付费的效果。

 (6)保证执行力度。排污税作为一种税收手段,由税务部门保证其执行。这样,与排污费相比,排污税更能保证收费的力度。而且,税率的设计避免了以往收费中讨价还价情况的出现,保证收费公平性。另外,环境税收入进入国家环保基金,可以用于返还企业、补偿清洁生产成本,这对于企业进行清洁生产也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7)行业推广。排污税模型可以通过引入行业系数H的方法,推广到其他的重金属排污行业,从而将排污税收费模式系统化,使其独立成为一个新的税种进行实施。

4结 语

排污税收费模型不仅可以为环保部门的收费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以减少政府治污成本,达到污染者付费的目的。该收费制度的实施能够有力地规范企业排污行为,促进企业清洁生产工作的进行。

参考文献:

[1].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解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3):173-176.

[2]管涛.我国电镀工业的现况[J].金属世界,2005(1):8-9,35.

[3]王金南,田仁生,洪亚雄.中国环境政策(第一卷)[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4]姚卫星.关于我国征收环境税的若干问题思考[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4):19-22.

[5]王哲林.环境税的国际比较及借鉴[J].税务研究,2007(7):78-82.

[6]洪源,罗宏斌.我国开征环境税的目标定位与基本构想[J].税务研究,2008(8):51-54.

[7]黄宏,郁亚娟,王晓栋,等.淮河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危害评价[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4,26(3):207-208,231.

[8]杨朝飞,别涛,柴虹,等.中国环境政策全书(上卷)[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382-388.

[9]王寿兵,柏红霞,王祥荣,等.中国工业系统各行业综合污染度评价方法与实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6):127-133.编辑:陈泽军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60039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