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电镀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电镀技术 » 电镀工艺 » 正文

镍钨合金镀液与镀层性能:配方5镀取镍钨非晶态镀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12-04-03  浏览次数:2753

①络合剂及放电机理[6]

   a.络合剂柠檬酸:在溶液中以3价负离子Cit3-形式存在、与Ni2+形成l:1络合物[Ni(cit)]-;与钨酸离子形成1:1络合物[W02(cit)]-。

b.辅助络合剂浓氨水加入浓氨水形成:镍氨柠檬酸络合负离子[Ni(NH3)(cit)]-1;钨酸氨柠檬酸络合负离子[w02(NH3)(cit)]-

C.阴极放电机理 金属镍电沉积:[Ni(NH3)(cit)]-+2e-+H20-Ni+NH3·H20+cit3

金属钨电沉积:[W02(NH3)(tit)]-+6e-+4H+-w+NH3·H20+cit3-+H20

 氢气析出 2H++2e-→H2↑

d.阳极反应40H-→4e-→02↑+2H20

②镀液成分对镀层组成和结构的影响

   a.镀液组成对镀层组成的影响见图18[6] 

试验条件:以W/W+Ni比由0.3~0.95分为lo种镀液,在pH为6、温度80℃,Dk为15A/dm2电沉积,用X衍射仪确定镀层结构,剥离镀层用分光光度法分析钨含量。

图18镀液组成对镀层组成的影响

   由图18可见:随着镀液中钨含量的增加,镀层中钨含量随之增加;镀层钨含量大予44%时镀层结构由晶态逐渐过渡到非晶态,合金元素加入量达到某个数值,原有金属晶格被合金元素打乱,,形成长程无序而短程有序的非晶态结构。,

   b.镍钨镀层晶态和非晶态X射线衍射图见图19[6]和图20[6]。

图l9 Ni-W晶态镀层X射线衍射图

图20 Ni-W非晶态鲮层x-射线衍射图

   由图可见,含钨量为34.9%的晶态镍钨镀层的X衍射图分别在20=44.2°、51.57°及75.9°附近出现三个尖锐的衍射峰,分别对应于镍的(111)、(200)和(220)晶面。纯金属镍的三强线峰位分别为2θ1=44.62°、2θ2=51.94°,2θ3=76.14°,两组数据对比,由于钨的溶入,导致镍原有晶格胀大而发生畸变。

   含钨量为44.4%的镍钨镀层,其X射线衍射图20只在2θ=44。附近出现一个平滑的馒头峰。由于原子排列不规则,对X射线产生散射之故。

   ③镀液组成对电流效率的影响 电流效率计算公式:

    式中,ηw,ηNi分别为钨和镍的分电流效率;Ew,ENi分别为钨和镍的电化当量;AG为镀层重量;W%和Ni%分别为镀层中钨和镍含量。

镀液组成对电流效率的影响见图21[6]

图21镀液组成对电流效率的影响

   由图21可见,随着镀液中钨含量的增加,总电流效率叩明显下降,并逐渐趋于一稳定值。

   当镀液中W/W+Ni>0.8时,组分钨的电流效率御较组分镍的电流效率ηNi为高,即ηw>ηNi,说明随着钨在镀液中含量的增加,钨的析出较镍更为有利。为了获得非晶态镀层,镀液电流效率与普通镀液电流效率相比是很低的,只有20%~25%。

④pH值对镀层组成及结构的影响。镀液pH值对镀层组成的影响见图22[7]。

图22镀液pH值对镀层组成的影响

   试验条件:选用W/W+Ni=0.90的电镀液,在Dk为15A/dm2,温度80℃,将pH值分别调至3~9范围内不同数值电沉积,对所得镀层进行成分分析及结构分析。

   由图22可见,pH值5~7时,镀层中钨含量大于44%,镀层X射线衍射图为平滑的宽峰,镀层为非晶态结构。只能在弱酸性和中性溶液pH=5~7中才能获得镍钨非晶态镀层。

   pH<4和pH>8时,镀层含钨量均低于44%,镀层为晶态结构,决定镀层结构的关键性因素是镀层的钨含量。

   ⑤温度对镀层成分及结构的影响。温度对镀层钨含量的影响见图5-23[7]。

   试验条件:选用W/W+Ni=0.9,pH=6,Dk为15A/dm2,镀液温度从30℃逐渐升至80℃,不同温度电沉积,对镀层成分分析及X射线衍射实验。

由图23所示曲线可见,温度>50℃,镀层钨含量均大于44%,所获镀层均为非晶态,温度升高,钨含量逐渐升高。要获得非晶态镍钨合金,温度必须大于50℃。

图23温度对镀层钨含量的影响

   温度<40℃,镀层逐渐向晶态转化。

   改变电沉积条件,改变了镍钨合金的钨含量,可以使镍钨合金结构从晶态向非晶态连续变化,而决定镀层结构的关键因素就是促使镀层中钨含量发生变化。

   ⑥电流密度对镀层结构的影响

电流密度对镀层结构的影响见图24[6]。

图24电流密度对镀层结构的影响

   试验条件:取W/W+Ni=0.75镀液,pH=6,温度80℃,电流密度5~25A/dm2,逐渐升高作图。

   由图24可见,Dk为15A/dm2时镀层钨含量为39.5%,镀层为晶态结构。

   Dk为20A/dm2时镀层钨含量为46%,镀层结构转变为非晶态。

   因此,要获得非晶态镀层,一般需要采用高于20A/dm2的电流密度。

⑦非晶态结构的热稳定性。热处理温度对镀层结构的影响见图25[6]。

图25热处理温度对镀层结构的影响

   试验条件:含钨量50%的非晶态镍钨镀层,分别在200℃、300℃、400℃、500℃、600℃和700℃进行热处理,对热处理后的镀层进行X射线衍射。

   由图25结果可见,400℃以下热处理,X射线衍射图仍为平滑宽峰,镀层结构仍保持非晶态,镀层在400℃以下具有良好热稳定性。

   500℃以上热处理,X射线衍射图开始出现尖峰,镀层非晶结构消失,开始转为晶态结构。

   ⑧非晶态镀层的耐蚀性

   a.镍钨晶态和非晶态镀层阳极极化曲线见图26[6]。

图26 Ni-W晶态和非晶态镀层阳极极化曲线

   试验条件:分别取镍钨晶态和非晶态镀层,在30℃下,在2mol/L硫酸中以扫描速度lmV/s测量其稳定极化曲线。

   由图26可见:镍钨晶态镀层和非晶镀层的维钝电流密度均较高,为l03µA/cm2。

   晶态镀层很快达到过钝化,电流密度急剧上升,钝化电位区间为0.6V。实验中可见试片表面疏松而脱落。

   非晶态镀层的钝化电位区间较宽,为l.4V。镀层表面无变化,仍具有金属光泽。

b.腐蚀前后镍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见图27[6]和腐蚀前后钨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见图28[6]。

图27腐蚀前后Ni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

图28腐蚀前后W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

   试验条件:将镍钨晶态镀层和非晶态镀层在2mol/L硫酸溶液中浸渍。

   晶态镀层在浸溃后表面无钝化膜生成;表面呈不均匀腐蚀,部分区域镀层落露出基底。

   非晶态镀层经浸渍后,表面迅速生成一层均匀的彩色钝化膜,随后不再变化,呈现较好耐蚀性。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钝化膜的成分及化学价态,探讨其微观耐蚀机理。

   由图27可见:在腐蚀前镀层中镍以金属态镍存在,在腐蚀后,镍被氧化成氢氧化镍Ni(OH)2,表面纯金属镍完全消失。由图28可见:腐蚀前镀层中钨以零价态存在,腐蚀后纯金属钨被氧化成氧化钨W03。

   由此可见:镍钨非晶镀层具有较强耐蚀性,是由于镀层表面生成以Ni(OH)2和W03构成的均匀致密具有保护性的钝化膜,阻止腐蚀介质对基体的进一步浸蚀,使非晶镀层转晶态镀层具有更高的耐蚀性。  

   ⑨钨加入量对镀层晶格常数的影响

   a.面心立方晶系布拉格(Bagg)公式晶格常数

式中 θ-衍射角(入射线与反射面夹角)2θ的一半;

λ—入射X射线波长,对CuKa靶,λ=1.5418A;

h、k、z—晶面指数。

b.镀层钨含量与晶格常数关系见图29[5]。

图29镀层钨含量与晶格常数的关系

   由图29可见:随着镀层钨含量的增加,晶格常数逐渐增大,变化趋势基本呈线性关系。

   C.伏伽德定律(L.Vegrad):钨原子半径为1.3704Å,镍原子半径为1.2458 Å,钨原子不可能进入镍晶格的间隙形成间隙式固溶体,不引起晶格畸变,钨原子只能形成置换型固溶体。晶格常数变化遵从伏伽德定律,即固溶体点阵参数与所溶解的溶质百分数成正比,溶质元素溶解量越高,晶格常数的变化也越大,因此,随着镀层中钨含量增加,作为置换型固溶体的晶格常数增大,晶格发生正畸变,畸变度随钨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大。

   ⑩钨含量与晶粒尺寸的关系

   a.斯曲勒(Scherrer)公式:可计算出非晶态镀层微晶尺寸。晶粒平均尺寸L=K·λ/βcosθ

  式中β—常数,通常取0.8g;

θ-衍射线的半高宽,rad;

   CuKa靶,λ=1.5418Å

   b.镀层钨含量与晶粒尺寸的关系见图30[5]。

对镀层X射线衍射的线形分析与计算,得出图30。

图30镀层W含量与晶粒尺寸的关系

   由图30可见:随着镀层中钨含量增加,晶粒尺寸明显下降,晶粒逐渐细化。镀层与非晶态结构时,晶粒平均尺寸为l5~20h。在此范围内细小晶粒为晶态结构,而各个细小晶粒取向散乱,故呈现出短程有序长程无序的特征。镀层中钨含量的增加,不仅导致晶格畸变,而且晶粒也逐渐细化。非晶态镍钨合金镀层是由15~20A取向散乱的细小晶粒构成。

   ⑥镀层中镍和钨元素的化学状态

   a.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钨含量为30.1%、42.5%和55.0%的晶态、过渡态和非晶态镀层。

b.Ni的XPS谱见图31[5]。对元素镍进行窄扫描,发现三种晶态均在Eb=852.3eV处出峰,说明镍均以零价态形式存在于三种晶态镀层中。

图3l Ni的XPS谱

   C. W的XPS谱见图32[5]。对元素钨进行窄扫描,发现三种

图32 W的XPS谱

晶态均在Eb=31.0eV处出峰,说明三种晶态镀层中钨均以零价态形式存在。

   d.镍钨合金镀层中元素镍和钨没有形成金属间化合物。其非晶态结构是由于钨元素加入量的不断增加,排挤周围的镍原子,造成晶格畸变程度不断加大,最终导致合金镀层长程有序结构的破坏,而形成尺寸为l5~20A的小晶粒的散乱堆积,没有造成各合金元素化学状态的改变[5]。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60039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