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蚀是电镀工艺中的重要工序之一,按其性质一般分为化学浸蚀和电化学浸蚀两大类;按其用途大致又可分为一般浸蚀、强浸蚀、光亮浸蚀和弱浸蚀几种。为了除去某些较厚较致密的氧化皮,浸蚀过程中往往还采用电解、超声波振荡及熔盐加热-淬冷等辅助措施。 金属零件浸渍在相应的浸蚀液中,利用浸蚀液与基体表面上氧化皮或锈蚀产物等的化学溶解作用,以达到除去零件表面氧化皮、锈蚀物、钝态薄膜等目的的过程。化学浸蚀的机理视浸蚀液的种类和零件基材的不同而有别,本节将分别叙述。 电化学浸蚀是对浸蚀液施加电流,通常是借助于直流电进行的(也可以用交流电),金属制品既可以在阳极上加工,也可以在阴极上加工。对于电化学浸蚀时,电极上所发生的过程的实质,是当金属制品作为阳极进行电化学浸蚀时,氧化皮的除去是借助于金属的电化学和化学溶解,以及金属上析出的氧气泡的机械剥离作用进行的。当金属制品作为阴极进行电化学浸蚀时,氧化皮的除去是借助于猛烈析出的氢对氧化物的还原和机械剥落作用进行的。电化学浸蚀的优点是浸蚀速度快,浸蚀液消耗小,且使用寿命长。缺点是耗费电能,对形状复杂的零件,因所用电解液的分散能力低,浸蚀效果要差一些。电化学浸蚀时,清除锈物的效果,主要视金属表面上锈蚀产物的组织和种类而定,对具有厚而平整致密氧化皮的工件,应先行化学浸蚀,疏松氧化皮后再行电化学浸蚀;对于氧化物多孔、厚而疏松的零件,直接进行电化学浸蚀,速度快,效果好。 在选择阴极或阳极浸蚀时,必须考虑所用电解液和工艺规范,以及被处理零件的表面状况和形状等。阴极浸蚀的特点是基体金属几乎不受浸蚀,不会改变加工零件的尺寸,但它易引起氢脆,浸蚀液中的杂质、污物会沉积在零件的表面上,故不适用于弹簧等高强度抗力零件。阳极浸蚀不会引起氢脆和杂质在零件表面沉积,但易出现过腐蚀缺陷,主要用于去除零件不良表面组织,对于氧化皮也有一定剥落作用。为了防止阳极浸蚀易出现的过腐蚀缺陷,对于形状较复杂而几何尺寸要求严格的零件,则采用联合电化学浸蚀,即先用阴极进行浸蚀,而后转为阳极浸蚀。后者可以除去阴极浸蚀附着于零件表面上的污物。通常阴极过程进行的时间比阳极过程要长一些,以便保持零件尺寸的精度。这种联合工艺的特点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渗氢现象和阳极过浸蚀。 国内目前采用的多是阳极浸蚀,或阴极一阳极联合浸蚀法。电化学浸蚀既用于强浸蚀,也用于弱浸蚀。 按其用途,介绍以下几种方法: (1)一般浸蚀,除去金属零件表面上的氧化皮和锈蚀产物。 (2)强浸蚀,一般浸蚀难以达到目的时,采用强浸蚀,它能溶去零件上的厚层氧化皮或不良的表面组织、硬化表层、脱碳层、疏松层等以及粗化零件表面。 (3)光亮浸蚀,溶解金属零件上的薄层氧化膜,去除浸蚀残渣(挂灰),并提高零件的光泽。光亮浸蚀与化学抛光没有严格的界限,仅在光亮程度上,化学抛光要求高一些,原则上各种化学抛光溶液都可以用于同一金属的光亮浸蚀。 (4)弱浸蚀,一般都是在强浸蚀(或一般浸蚀)后进入电镀槽之前进行,用于溶解零件表面上的钝化薄膜,使表面活化,以保证镀层与基体金属的牢固结合。该工序之后不允许金属制品在空气中停留太久,且要保持湿润。 浸蚀溶液多由各种酸类组成,铝锌等两性金属采用碱液浸蚀。 多数浸蚀溶液,不仅能溶解金属氧化物,同时也能溶解基体金属并析出氢,后一过程容易使金属基体发生过腐蚀和氢脆现象,为了抑制后一个过程,浸蚀溶液中往往需加入一些“缓蚀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