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推出了一批无氰镀银专利,主要采用有机胺类络合剂,包括丁二酰亚胺,磺酰胺,马来酰亚胺等。其中专利号为4246077的专利的标题明确说明是用于无氰光亮镀银的银化合物的制造方法(Non-cyanidebrightsilverelectroplatingbaththerefore,silvercompoundsandmethodofmakingsilvercompounds)。说明美国对无氰镀银的开发非常重视。这与美国是电子通信业最发达的国家是分不开的。在今年的上海国际表面处理技术展上美国电化学产品公司(ElectrochemicalProductsInc.)在其产品目录中列出了E-Brite50/50环保型、高科技产品,据称是世界上领先的无氰镀银工艺。 但没有提供详细的说明书,据说是成本非常高,不知有没有工业实用价值。在今年的深圳电子电镀展上,也有一家美国公司推出了无氰镀银技术,似乎是同一个技术来源。国内已经有几家公司在与他们洽谈代理,但都担心成本太高用户无法接受。现地,随着国家关于淘汰落后的无氰电镀工艺的限期的临近,许多电镀加工企业和单位开始重新重视无氰电镀技术,由于镀锌、镀铜等已经有成熟的工艺可供选择,开发商的重点已经转向了镀银这一较难的课题,一些早先开发的无氰镀银工艺经过改进后的报告开始见诸于专业杂志或网上。 这是可喜的现象,相信在不久就会有我们自己的无氰镀银工艺问世。环境保护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全人类的长远利益而制定的利他性政策,与当前利益有时会发生冲突。同时,它有时还会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一种武器。现在发达国家将本土的有污染的产业或加工业向第三世界转移就是一例。 而当发达国家在自己的产品中可以实现全绿色产品化以后,又以环境保护为理由拒绝来自第三世界的含有有害物质或采用了有污染环境工艺的产品,树起“绿色壁垒”来保护他们自己的工业。这是我们不能不加以重视的问题。首先当然是要坚持环境保护的国策,要在技术上加大开发力度,使我们的工业技术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落后就要挨打,这是最根本的问题。 同时,在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生计的重要产业,则要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分期分批来取代氰化物电镀工艺,不可以用一刀切的简单办法加以处理。比如在涉及上天下海的对氢脆极其敏感的部件上要用到镀镉,而镉是比铅和汞毒性更大的重金属,各国都严加禁用。并且镀镉又只有氰化物工艺是可行的,这种双料有毒工艺,在有些军工企业还不得不保留。当然要采取相应的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 还有就是信息产业和大型电子工业企业包括军工电子业,要马上停止氰化镀银和镀金也是不现实的。对于这类企业,可以限期淘汰老工艺,分期分步采用无氰电镀工艺,最终淘汰氰化物电镀。实事求是地说,在所有的电镀污染物当中,氰化物相对是比较容易处理的物质,很容易氧化和分解,不会有残留毒性。它的主要问题是在于如何防止运输、储存、使用中的流失给社会安全带来的危害。 在管理上加大力度和制定严格的采购、运输、储存和使用程序是非常必要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我们在引进新的工艺以取代老的有污染的工艺的时候,有可能在产生我们还没有认识到的新的污染。比如一些新的合成有机物添加剂,长期积累后对自然界包括人类是否有害是值得研究的。不过这也符合人类的认识过程,或者说是一种无奈。因为人类不得不解决紧迫的问题和关注当前的利益,即使要损害将来也在所不惜。 过去和现在都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将来也不可能没有,只是希望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这样的无奈越来越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