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镀后处理:刷镀铜层着色液
发布日期:2012-04-24 浏览次数:1982
铜的着色主要应用在装饰品与美术品上,色调以绿色(碳酸铜)、黑色(硫化铜、氧化铜)、蓝色(碱性铜氨络合物)、红色(氧化亚铜)等为主。 ①着古铜色。镀铜零件(镀铜厚度要大于5μm)浸在下面各配方溶液中不断摇动,很快变褐色并不断加深,到一定厚度开始析氧。这时要取出清洗,干燥后进行抛光,把凸出处表面着色层磨去而露出部分铜的本色,零件产生以凸面至凹面由浅渐深的色调,形成幽雅古旧风格。在国际市场上的餐具、建筑五金、工艺品等都喜欢采用这种古色古香的色调。 此工艺方法有很大实用价值,适合批量生产,着色后要涂罩光漆或油封保存,工艺规范见表1。 表1铜着古铜色工艺规范 颜色 | 序号 | 溶液配方 | 工艺条件 | | 成分名称 | 含量 /(g/L) | 温度 /℃ | 时间 /min | 备注 | 古铜色 | 1 | 碱式碳酸铜 [CuC03·Cu(OH)·H20] 氨水(28%) | 40~120 200(mL/L) | 15~25 | 5~15 | 操作时要经常摇动,避免产生花斑,使铜层生成氧化铜 | 2 | 氢氧化钠 过硫酸钾 | 45~55 5~15 | 60~65 | 10~15 | | 3 | 硫化钾 氯化钠或氨水 | 5~15 少量 | 40~60 | 0.5~5 | 生成的膜是硫化铜,耐蚀性好。加入氯化钠或氨水,可加速反应过程,使膜层均匀 | 4 | 醋酸(36%) 氯化铵 氯化钠 醋酸铜[Cu(CH3C00)2·H20] 酒石酸钾钠 (KNaC4H4O5·4H2O) 水 | 1L 250g 88g 88g 88g 1L | 室温 | | |
(表1续表) 颜色 | 序号 | 溶液配方 | 工艺条件 | | 成分名称 | 含量 /(g/L) | 温度 /℃ | 时间 /min | 备注 | 古铜色 | 5 | 硝酸铜[Cu(N03)2·3H20] 氯化铵 氯化钾 | 25 25 25 | 50~70 | 数秒钟 | 浸溃后,可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或在太阳光下照射几分钟。使颜色变深 | 6 | 硫酸镍铵 [NiS04·(NH4)2S04·6H20] 硫代硫酸钠(Na2S2O303·5H20) | 60 60 | 70 | | | | 硫酸铜(CuS04·5H20) 氯化镀 氯化钠 氯化锌 醋酸(36%) | 30 20 20 1 3~5 (mL/L) | 室温 | | |
②铜着其他颜色工艺规范。铜着蓝、蓝黑、绿、古绿、草绿(国防绿色)、褐色、金黄、红、黑等颜色的工艺规范见表2。 表2铜着其他颜色的工艺规范 颜色 | 序号 | 溶液配方 | 工艺条件 | | 成分名称 | 含量 /(g/L) | 温度 /℃ | 时间 /min | 备注 | 蓝色 | l | 硫酸铜(CuS04·5H20) 氯化铵 氨水(28%) 醋酸(36%) | 130 13 30mL/L 10mL/L | 室温 | | 漫渍后放置一定的时间 | 2 | 氯酸钾 硝酸铵 硝酸铜ECu(N03)2·5H20] | 100 100 1 | 室温 | 数分钟 | 如溶液温度高,则不能生成好的色诃 | 3 | 硫化铰 氯化铵 | 50 50 | 常温 | | 涂布后放置 |
(表2续表) 颜色 | 序号 | 溶液配方 | 工艺条件 | | 成分名称 | 含量 /(g/L) | 温度 /℃ | 时间 /min | 备注 | 蓝色 | 4 | 醋酸铅[Pb(CH3C00)2·3H2O] 硫代硫酸钠(Na2S203·5H2O) 醋酸(36%) | 15~40 25~60 15~35 | 40~60 15~35 | 1.5~6 | 光亮表面,色泽鲜艳;不光亮表面,古朴雅致 | 5 | 醋酸铅[Pb(CH3COOH)2·H20] 硫代硫酸钠(Na2S203·5H20) 过硫酸钾 | 4 60 7 | 约50 | 数分钟 | | 6 | 醋酸铅[Pb(CH3COOH)2·3H20] 硫代硫酸钠(Na2S203·5H20) | 40 160 | 40~沸腾 | 1~10 | | 7 | 醋酸铜[Cu(CH3COO)2·H20] 硝酸铜 明矾[KAl(S04)2·24H20] 氯化铵 汞 | 30 10 10 3 3 | 150 | | 涂布后放置一定时间 | 8 | 硝酸铁[Fe(N03)3·9H20] 硫代硫酸钠(Na2S203·5H20) | 9.25 38 | 约70 | 2 | 此配方易控制。但色泽不如配方5鲜艳 | 蓝黑色 | | 硫代硫酸钠(Na2S203·5H20) 醋酸铅[Pb(CH3COO)2·3H20] | 160 40 | 60 | 至需要颜色 | 浸渍颜色变化过程:红一紫一红一紫一蓝一蓝黑一灰黑 | 绿色 | 1 | 氯化钙 硝酸铜[Cu(N03)2·3H20] 氯化铵 | 32 32 32 | 100 | 数分钟 | | 2 | 盐酸(d=1.19) 醋酸铜[Cu(CHaC00)2·HzO] 碳酸铜 亚砷酸 氯化铵 | 330mL/L 400 130 65 400 | 100 | 10~12 | | 3 | 硝酸铜[Cu(N03)2·3H20] 氯化铵 | 30 30 | 80 | 数分钟 | |
(表2续表) 颜色 | 序号 | 溶液配方 | 工艺条件 | | 成分名称 | 含量 /(g/L) | 温度/℃ | 时间/min | 备注 | 绿 | 4 | 硫酸铜(CuS04·5H20) 氯化铵 氯化钠 氯化锌 醋酸(36%) | 32 16 16 1 2 | 80 | 数十分钟 | | 色 | 5 | 氯化铵 氯化铜 | 40 40 | 室温 | 数分钟 | | 古绿色 | | 硫酸镍(NiS04·7H20) 硫酸铵 硫代硫酸钠(Na2S202·5H20) 水 | 5~10g 10~15g 25~30g 200mL | 30~50 | | 随浸渍时间的延长,其色泽变化为:紫铜色一粉红色一蓝紫色一灰白色一古绿色 | 草绿色(国防绿色) | | 这种颜色是在硫酸铜、乳酸、氢氧化钠的混合碱液中,将被着色工件挂在阴极上,用DK=0.05~0.1A/dm2电流处理,便得此色。改变电流密度,色调会发生变化,过高的电流密度会析出海绵状的铜。着色后需彻底水洗,然后涂布树脂保护 | 褐色 | 1 | 硫酸铜(CuS04·5H20) 醋酸铜[Cu(CH3COO)2·H20] 明矾[KAl(S04)2·24H20] | 6 4 1 | 95~100 | 10 | | 2 | 硫酸铜(CuS04·5H20) 氯酸钾 | 30 10 | 80 | 数十分钟 | 涂布后放置 | 3 | 氯化铜 | 250 | 95~ 100 | 数 分钟 | | 4 | 硫化锑 | 25%~40%(质量) | 10 | 数分钟 | | 5 | 硫化锑 氢氧化钠 | 12.5 50 | 50 | 10~20 | 为增加膜层的耐磨性,可在2倍溶液的该溶液中浸渍,或在硫酸铜溶液中浸5s |
(表2续表) 颜色 | 序号 | 溶液配方 | 工艺条件 | | 成分名称 | 含量 /(g/L) | 温度/℃ | 时间/min | 备注 | | 6 | 硫酸镰(NiS04·7H20) 硫酸铜(CuS04·5H20) 氯化钾 高锰酸钾 | 25 25 14 7 | 80 | 10 | 操作时注意经常添加高锰酸钾 | 7 | 硫酸镍铵 [NiS04·(NH4)2SO4·6H2O] 硫酸铜(CuS04·5H20) 氯酸钾 | 25 25 25 | 80 | 2~3 | | 8 | 高锰酸钾 硫酸铜(CuS04·5H20) | 5 50 | 80 | 10 | 着色后呈带红色、褐色 | 9 | 硫化钾 硫酸铜(CuS04·5H20) | 20 0.4 | 室温 | 数分钟 | | 褐色 | 10 | 氯酸钾 硫酸铜(CuS04·5H20) | 50~60 100~125 | 50 | 数分钟 | | 11 | 硫化钡 | 10~12.5 | ≤20 | 数分钟 | | 12 | 硫化钡 碳酸铵 | 4 2 | 室温 | | | 13 | 氯化钾 硫酸镍(NiS04·7H20) 硫酸铜(CuS04·5H20) | 41 21 180 | 90~100 | | | 14 | 醋酸铜[Cu(CH3COO)2·H2O] 硫酸铜(CuS04·5H2O) 硫化钡 氯化铵 | 30 24 24 24 | 45 | 数分钟 | | 15 | 醋酸铜[Cu(CH3COO)2·H20] 硫酸铜(CuS04·5H20) | 25 19 | 82 | 数分钟 | |
(表2续表) 颜色 | 序号 | 溶液配方 | 工艺条件 | | 成分名称 | 含量 /(g/L) | 温度/℃ | 时间/min | 备注 | 金黄色 | 1 | 硫化钾 硫化铵 硫化钡 硫化钠 高锰酸钾 双氧水(30%) | 0.8 1 0.3 4 0.13 0.7 | 室温 | | 双氧水易挥发,需要定期补充 | 2 | 硫化钡 硫化钠 硫化钾 | 0,25 0.6 0.75 | 室温 | | | 3 | 硫化钾 | 3 | 室温 | | | 红色 | 1 | 硫酸铜(CuS04·5H20) 氯化钠 | 25 200 | 50 | 5~10 | | 2 | 亚硫酸钠 氯化铵 | 100 30 | 160 | 数分钟 | 表面薄的氧化铜很快剥落,底层成红色 | 3 | 高温(950~1000'C)加热铜5~lOmin,立即急速冷却,在与28溶液相同的溶液中剥离表面氧化层而生成红色 | | 1 | 硫化钾 氯化铵 | 5~l2.5 20~200 | 室温 | 数分钟 | 延长时间可获得结合牢固的灰黑色膜 | 2 | 亚硫酸钠 醋酸铅[Pb(CH3COO)2·3H20] | 12.4 38 | 95~ 100 | 1~3 | | 3 | 硫化钠或多硫化钠 | 0.9 | 室温 | | | 黑色 | 4 | 氢氧化钠 | 100~200 | 90~100 | 10~15 | 起始阳极电流密度DK=2~5A/dm2,3~5mm或至5~10A/dm2,电压6V。零件人槽后先停留l~2min,再通电流,阴极用不锈钢板,尽可能大些 |
|
免责声明:
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