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乙烯磺酸钠共聚物及其复配物的阻垢、缓蚀性能 王展,薛娟琴,于丽花,任洁,唐长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5) [摘要]为了简化已有阻垢缓蚀剂的制造工艺,降低生产成本,以水为溶剂,过硫酸盐为引发剂,用乙烯磺酸钠( SVS)、丙烯酸羟丙酯(HPA)和丙烯酸(AA)合成了兼具阻垢分散特性和缓蚀性能的AA - HPA - SVS共聚物,按国家标准对其阻垢和缓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A-HPA-SVS三元共聚物对中性介质中CaC03和Ca3(P04)2的阻垢效果良好,对Fe203的分散性能较好;AA-HPA-SVS共聚物对碳钢具有一定的缓蚀作用,与Na2Mo04复配后缓蚀性能显著提高,20 mg/L AA-HPA-SVS三元共聚物和150 mg/L Na2Mo04组成的复配缓蚀剂对CaC03的阻垢率可达95%,对碳钢缓蚀率达85%,同时不影响原三元共聚物对Fe203的分散性能。AA - HPA - SVS三元共聚物应用面广,阻垢和缓蚀综合性能好。 [关键词]AA - HPA - SVS共聚物;阻垢分散;缓蚀;复配 [中图分类号] TG17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1560( 2011) 01 - 0022 - 04 O前言 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腐蚀和结垢造成设备效能降低,能源浪费和运行成本上升,用阻垢缓蚀剂防止冷却水系统腐蚀和结垢,是公认的有效途径之一[1,3]。为了有效防止工业循环冷却水水质复杂多变和高浓缩倍数运行引发的高硬度、多垢危害以及全面提高其缓蚀性能,运用多元聚合技术将含多种官能团的单体键合到聚合物分子中,赋予阻垢剂较优异的综合性能,同时通过复配技术使环境容合性好的缓蚀组分效果得以发挥,有助于获得高效的阻垢缓蚀性能,这是一条可行而经济的技术手段。 以往的研究表明,磺酸基为强酸性基团,能提高聚合物抗阳离子沉淀的能力,稳定锌盐,抑制磷酸盐形成以及对氧化铁有良好的分散能力[4,5]。羧酸基属弱酸性基团,对碳酸盐垢的抑制作用很强[6]。羟基作为亲水基团对抑制磷酸盐垢有一定功效[7]。目前,常用作磺酸基的单体多为2-丙烯酰胺基-2 -甲基丙磺酸( AMPS),但其制备工艺复杂,价格昂贵。本工作选取研究较少、成本低廉的乙烯磺酸钠( SVS)(含磺酸基) 和丙烯酸羟丙酯( HPA)(含羟基)、丙烯酸(AA)(含羧基),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合成了AA - HPA - SVS三元共聚物,考察了该共聚物对碳酸钙和磷酸钙的阻垢性能及对氧化铁的分散性能,研究了其与钼酸钠复配后在中性介质中对碳钢的缓蚀效果,以期为共聚物阻垢缓蚀剂的研究提供参考,以获得应用面宽、阻垢和缓蚀综合性能好的循环冷却水处理剂。 1试验 1.1 共聚物的合成和表征 在装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温度计和滴液漏斗的250 mL四口烧瓶中,放人100 mL水和 1.2 共聚物阻垢性能测定 依照GB/T 16632 - 2008水处理剂阻垢性能的测定——碳酸钙沉积法,测定三元共聚物对CaC03的阻垢率,测试条件:温度80 QC,时间10 h,p(Ca2+) =250ng/L,p(HC03)=250 mg/L,采用EDTA配位滴定法则定Ca2+浓度。 三元共聚物对磷酸钙垢的阻垢性能测试参照GB11893 - 89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进厅,测试条件:温度 分散氧化铁性能评定[8]:温度 1.3共聚物缓蚀性能表征 依据GB/T 18175 - 2000水处理剂缓蚀性能测定——旋转挂片法,测定共聚物及复配物的缓蚀效果。挂片材料为A3钢,尺寸为 借助Parstat2273型电化学工作站测定共聚物及复配物溶液的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谱,采用三电极体系,以Pt片为辅助电极,饱和甘汞电极(SCE)为参比电极,冷却水管道典型材料A3钢为研究电极(面积为 2结果与讨论 2.1 三元共聚物的结构 图l为合成共聚物的红外谱。图1显示了各特征峰: 图1 AA - HPA - SVS三元共聚物的红外谱 2.2三元共聚物的阻垢分散性能 图2为三元共聚物用量对CaC03,Ca3( P04)2阻垢性能和Fe:O,分散性能的影响。可见,随着共聚物用量的增加,其阻垢性能不断增强,当用量超过20 mg/L后共聚物的阻垢率变化趋于平缓,此时对CaC03的阻垢率达95%以上,对Ca3( PO。):的阻垢率也达到93%以上。这表明三元共聚物存在明显的非化学剂量效应,具有较强的螯合Ca2+能力和阈值效应;共聚物中羧酸基增强了对CaCO3的抑制作用,而-SO3H和- OHX寸Ca3( PO4)2垢抑制特性优异,表现出良好的阻垢效果;随着三元共聚物用量的增加,透光率迅速下降,在20 mg/L以上开始趋于缓和,表明随共聚物用量的增加,共聚物分散Fe2O3的能力增强,这可能归因于有效抑制Fe2O3沉积的特性基团磺酸基的强电负性能[8]。由以上结果可知,三元共聚物的用量为20 mg/L即可取得掂满膏的阳垢和分散Fe2O3效果。 图2 三元共聚物用量对阻垢分散性能的影响 2.3三元共聚物的缓蚀性能 目前应用的含羟基、磺酸基官能团的聚合物阻垢 剂基本上不具有缓蚀性能,有些甚至还会腐蚀循环系统的构件。由于使用系统主要是钢铁材料,因而,通过极化曲线测试了AA -HPA - SVS共聚物在中性介质中单独使用时对A3钢的缓蚀效果,结果见图3,其电化学参量和缓蚀效率(对比旋转挂片的结果)见表1。结果表明:三元共聚物单独使用时具有一定的缓蚀效果,且随共聚物用量的增加,其缓蚀率呈上升趋势;A3钢在标准水中的腐蚀电位随共聚物用量的增加而正移,说明A3钢表面形成了保护性膜,该共聚物属于阳极抑制型缓蚀剂。对于A3钢挂片法测量的是一定时间(72 h)内的平均腐蚀速率,而极化曲线测量的是瞬态腐蚀速率。因此,2种方法获得的缓蚀效率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二者均反映出相同的趋势。合成的AA-HPA-SVS三元共聚物由于有多个官能团,表现出良好的阻垢、分散性能,其中的- COO -基赋予其一定的缓蚀能力[9],但缓蚀效果有限,需加大其用量,但用量加大至50 mg/L,缓蚀率也仅为38%左右。 图3不同共聚物用量的极化曲线 表l 不同共聚物用量时的极化曲线数据 2.4 共聚物与钳酸钠复配的缓蚀性能 为了改善AA-HPA-SVS三元共聚物的缓蚀性能,拟将其与其他无机或有机缓蚀剂进行复配,利用其协同作用提高复配体系的缓蚀效果,并降低其使用量。钼酸钠毒性极低,对环境无害,但单独使用达到一定用量时才有较满意的效果,在工业循环冷却水中需达到0.01 mol/L[10],且其价格昂贵。将其与所合成的三元共聚物复配,恒定共聚物为20 mg/L,不同钼酸钠量的稳态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谱见图4。从图4可以看出,随着Na2Mo04的增加,腐蚀电位逐渐正移,热力学稳定性增加;加入Na 图4复配不同钼酸钠量的极化曲线 图5是不同Na2 Mo04用量下的交流阻抗谱。图5表明,Na2Mo04和共聚物的协同作用增加了腐蚀阻力(中频区圆弧半径随Na2 Mo04用量的增加不断增大,显示极化阻力在不断增大,使腐蚀过程受到抑制),表现出良好的缓蚀性能。交流阻抗谱由高频的容抗弧、中低频的容抗弧和Warburg阻抗组成。选择R(CdLRdl)[Q(WRct)]等效电路(Rs为溶液电阻,Cdl为双电层电容,Rdl为电解液与缓蚀剂在研究电极表面所形成吸附膜之间的双电层的电阻,Q为腐蚀产物膜的常相位角元件,Rct为电荷穿过吸附膜与金属基体发生反应的反应电阻,形为半无限扩散层的Warburg阻抗)进行电化学过程参量分析,结果见表2。容易得出:初始Na2Mo04用量较低,材料表面吸附膜覆盖度较低,双电层电容和电阻较小,随着Na2 Mo04用量的增加,材料表面吸附逐渐完全,反应电阻逐渐增大;Na2 Mo04用量超过100 mg/L后,电极过程发生变化,材料表面的吸附膜趋于完全覆盖,双电层电阻有很大提高,离子穿过吸附膜的阻力极大,到达金属基体的离子量极少,表现出较小的反应电阻,复配组合使碳钢的腐蚀受到强烈抑制;反应电阻Rct在Na2 Mo04。用量超过150 mg/L后又变小,可能与全面腐蚀转变为点蚀有关。 图5不同Na2 Mo04用量的Nyquist谱 不同条件试样表面腐蚀后形貌见图6。 从图6可以看出:未加缓蚀剂的试样表面呈现出严重的整体均匀腐蚀,并发生了部分剥落;使用20mg/L共聚物的试样表面呈现出网状微观组织结构,在网的节点处有腐蚀发生,表明晶界处腐蚀程度较严重,其余部位腐蚀程度轻微,原因在于晶界处能量较高,处于热力学不稳定状态,极易发生腐蚀,此外共聚物吸附能力有限,造成腐蚀主要集中在晶界处优先发生;共聚物和Na2Mo04复配的试样仅有局部轻微的腐蚀,证实共聚物和Na2Mo04之间存在着较好的协同效应,Na2 Mo04的加入提高了共聚物在试样表面的吸附程度,有效地抑制了腐蚀的发生。而且对20 mg/LAA - HPA - SVS三元共聚物与150 mg/L Na2Mo04复配后,对该体系的阻垢性能测试表明,其对CaC03垢、Ca2(PO4)2垢的抑制性能和对Fe20,的分散性能未受到Na2 Mo0。的影响,依然保持着优良的阻垢特性。对比复配体系与单独使用钼酸钠的缓蚀效果,可发现复配物的缓蚀效果已接近单独使用1.O×10-2 mol/LNa2 Mo04的效果,表明共聚物和Na2Mo04之间存在良好的协同作用,两者复配使用,可大大降低Na2 Mo04的用量并具有较好的缓蚀效果。 3结论 (1)合成的AA-HPA-SVS三元共聚物,其用量为20 mg/L时对CaCO3垢和Ca3(PO4)2垢有良好的抑制作用,阻垢率分别为94%和95%,且分散Fe203性能良好。 (2) AA - HPA - SVS三元共聚物在循环冷却水中对A3钢具有一定的缓蚀作用。将其与Na [参考文献] [1]唐酞峰,循环冷却水阻垢缓蚀剂的研制[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07,19(6):444~446. [2]Touir R,Cenoui M, Bakri M E,et al.Sodium gluconate ascorrosion and scale inhibitor of ordinary steel in simulatedcooling water[J]. Corrosion Science,2008,50 (6):1530~1537. [3]Choi D J,You S J,Kim J G.Development of an environmentally safe corrosion, scale, and microorganism inhibitor foropen recirculating cooling systems[ J]. Materials Scienceand Engineering A,2002:335 (1,2):228~236. [4]荆国华,周作明,唐受印,等.MA-AMPS共聚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水处理技术,2002,28(2):82~85. [5]田玲,王九思,李玉金.AA/ AMPS二元共聚物的合成及阻垢性能研究[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4 (1):81~83. [6]喻献国,李国希,杨军,等.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的阻垢、分散及缓蚀性能[J].材料保护,2003,36(2):1~3.[7]唐宏科,王磊,马来酐一丙烯酰胺一丙烯酸羟乙酯共聚阻垢剂的研究[J].工业水处理,2006,26(6):50~53.[8] 陆建民,胡洪,黄燕.冷却水处理剂分散氧化铁沉积能力的评定[J].工业水处理,1991,11(6):10~12. [9]郭英,宋诗哲,工业纯锡y盐酸体系中聚丙烯酸的缓释机理[J].化工学报,2000,51(6):788~791. [10]刘红,钼系复合配方的缓蚀性能研究[J].武汉冶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2(4):348—350.[11]曹楚南,张鉴清.电化学阻抗谱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67。168. [编校:段金弟] 注:本站部分资料需要安装PDF阅读器才能查看,如果你不能浏览文章全文,请检查你是否已安装PDF阅读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