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热浸镀 在青铜时代,我国就发明了热浸镀。锡因熔点低(仅231.9℃)而成为热浸镀的首选。 商代在公元前l4世纪迁都河南。在河南安阳商代殷墟发掘中,出土了多具"虎面铜盔",其中完整的有6具。这些用红铜制成的头盔,内部红铜完整,外面都镀有一层厚锡,历经3 400多年,出土时锡层仍光耀如新。因铜上镀锡的锡层是阳极性镀层,所以抗蚀性能良好。 汉代(前206年~公元220年)的马王堆一号墓出土了一个叫"陶觑(读yan)"的炊具。这是陶制的盛器,外面覆有一层厚锡。我们的祖先可能已知道金属锡是无毒的,所以用在盛器上。古书称"锡金"工艺。 我国古代把物质分成金、木、水、火、土五行,金属统称为"金"。"锡金"工艺即用金属锡包覆,这也是非导体金属化的始祖。在当时,这些都只能是热浸镀锡,用浸或泼洒熔融锡液产生包覆。 古代热浸镀见图2。
图2古代热浸镀 Figure 2 Hop-dip galvanizing in ancientChina
我国古代的表面处理 我国古代的表面处理:古代的化学镀 我国古代的表面处理:古代的金色装饰 我国古代的表面处理:古代的氧化 我国古代的表面处理:古代的钝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