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和工艺条件的影响 (1)硫酸镍浓度的影响硫酸镍浓度与缎面的形成有很大的关系,这区别予其他类型的镀镍溶液。浓度过低缎面效果差;浓度太高也不合适,镀液冷却下来时会有结晶析出,也要影响镀层质量。我们在前面曾经提到过,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其他化学物品不同,它们在水溶液或在盐溶液中的浊点是不相同的。盐类的浓度愈高,浊点就愈低。作为缎面镍的添加剂,应当在镀液操作温度范围内,形成均匀细致的乳滴,才能获得良好的缎面效果。另外,硫酸镍浓度高,镀液的导电性也会好一些,这样有利于低电流区缎面镍层的形成,使形成的缎面更均匀;因此镀液中硫酸镍以浓些为好,其含量应保持在380~450g/L之间。这样高的浓度,在连续生产时,不会有问题;但不是连续生产的,因镀液冷却会使硫酸镍和硼酸结晶析出,再次加热,结在槽底的未必能溶解得完全。这点需引起注意。 (2)氯化物的影响 缎面镀镍溶液的氯化物浓度也与其他镀镍溶液要求不同。缎面镍镀液的氯化物浓度以低些为好,高了要影响缎面效果。太低会引起阳极钝化。影响电流的通过,其析出的氧还会破坏镀液中的有机添加剂。这样除影响镀液的覆盖能力外,还由于某些添加剂的氧化,导致其结构被破坏,从而使槽液性能恶化,所以也是不可取的。我们要求氯化物浓度尽可能的低,但又不要低到阳极板钝化的程度,另外要扩大阳极面积,这就要多挂镍板,这样可减少阳极的电流密度。缎面镍镀液用氯化钠和氯化镍均可。如用氯化钠,只要10~12g/L就可;如用氯化镍,只要20~30g/L。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缎面镀镍溶液中的氯离子要比其他镀镍溶液中的含量几乎要低一半左右。 (3)缎面形成剂 缎面形成剂主要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不同品种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形成的缎面粗细会有不同。它的加入方法却很有讲究,最好的缎面形成剂,如果加入方法不正确,也不可能有好的效果。加入方法的关键之处是,必须要将缎面形成剂稀释和分散得均匀彻底。要求在加入前先要用自来水将缎面形成剂稀释20~30倍,然后再在搅拌条件下缓缓加到镀液中去;而不能像一般镀镍光亮剂那样,不稀释就往槽液中加。如果不稀释就加的话,会出现镀层缎面不均匀,甚至还会使镀层发花。因此不得不用活性炭进行处理和过滤。在日常生产中,如出现缎面粒子变粗,可采用连续过滤数小时,并适量补充缎面剂后即可电镀。这种过滤不需要加活性炭。生产一段时间后,如形成的缎面达不到质量要求,或镀层出现黑点或亮点,那么就要用双氧水活性炭进行处理后过滤。过滤后需用低电流密度条件下电解一些时候,然后适当补充添加剂。有的只工作一班就需要这样的处理。 (4)pH值的影响 在上表规定的pH值范围内,上限和下限都影响不大,这说明该槽液的pH值范围是宽广的。但过高或过低也是不适宜的,因为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镀镍层的本身质量。 (5)温度的影响镀液的温度与形成缎面的乳滴关系较为密切。这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浊点有关。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与溶液的温度有关,上述配方给出的温度都是按不同表面活性剂量身而定的,如温度低于下限,则形成的乳滴稀而小;如超过上限,则形成的乳滴会粗而大。所以温度需要严格控制。 (6)电镀时间的影响 电镀时间与镀层的厚度有关,电镀时间短,镀层薄,底层的光亮镍镀层不能完全遮挡住,缎面就不会明显,所以要根据电流密度去控制时间。缎面镀层的外观可用肉眼观察到,控制起来并不难。 (7)阴极移动的影响缎面镀镍一般不用空气搅拌,而是用阴极移动。阴极移动的速度对缎面镀镍层的形成是有影响的。如移动得过快。,则会出现低电流密度区镀层薄而呈现较光亮的表面。经笔者试验,认为阴极移动的速度还是慢一些为好。当然不移动也不行,不移动会出现针孔麻点,而且电流密度开不大,尤其低电流区缎面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