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电镀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电镀技术 » 电镀工艺 » 正文

镀镍添加剂:光亮镀镍的机理探讨—平滑细晶理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12-04-26  浏览次数:1337

平滑细晶理论

平滑细晶理论的依据如下。

(1)金属或其他物体如果看上去是光亮的,则其表面必定是平整和平滑的;凹凸不平的粗糙表面不可能是光亮的。金属表面经过磨削和抛光,可以达到镜面光亮的程度。如把玻璃镜的反射率定为100%的话,则镜面的镀镍层可达到80%或稍高些,一般光亮的镀镍层则在50%~80%之间。

(2)同一槽液电镀出来的镀层,在表面粗糙度较小零件上的电镀层,光亮度要比粗糙度大的零件来得光亮。

(3)经科学检测得知,粗糙度小于0.4μm的金属表面具有镜面光亮的外观。因为0.4μm是可见光的波长。有人认为镀层的晶粒组织只要小于0.4μm,光可以像在全光滑的表面上被反射,这样镀层就呈现光亮的外观。

用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法等观察光亮镀镍层的结晶,镍粒子结晶的大小在0.3~0.5μm,证实光亮镀镍层的结晶确实要比非光亮的镍镀层结晶细。

某些添加剂的加入,吸附在阴极表面,使阴极电极电位负移,并使金属的放电变得困难些,这样有助于晶核生成。当晶核形成的速度大于晶核成长的速度时,晶体就会变小。晶体垂直成长的速度受到抑制,镀层表面就变得平滑光亮。

但是也出现一个难以解释的问题,就是一些结晶非常细的镀层,其晶粒尺寸在可见光的波长以下,可镀层并不呈现光亮。这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晶粒细小的镀层都是呈现光亮的;但是光亮镀层的晶粒总是细小的,微观表面也总是平滑的。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60039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