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可溶性阳极,金属阳极的电化学溶解是在一定电流密度下进行的。溶解过程遵守低能趋势,即在低电流密度下,金属以最低价态的形式成为离子进入镀液。因此,阳极溶解的电流密度通常都是较低的。阳极过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当阳极电位更高时,会出现相当宽的一个钝化电流密度范围区,这时阳极还是溶解的,只有超过了这一电位后,阳极才又以高价态形式溶解。由于阳极过程的这种特性,要确定阳极的工作电流密度,还要视电镀工艺对阳极的要求而定。 对于大多数正常工作的阳极,.保持阳极在活化的低电流区是常态。经验和计算都表明,阳极的电流密度一般是阴极电流密度的一半左右,有时更低。这就是为什么绝大多数工艺要求阳极的表面积应该是阴极的表面积的l倍以上的原因。 对于少数要求以高价态溶解的阳极,阳极的电流密度要求较高一些,要使之处于半钝化或超钝化状态。这时如果用阳极面积来调节电流密度,由于阳极面积会很小而影响镀槽内的电力线分布,因此,对于需要高价态溶解的阳极,不是靠调节阳极面积来确定电流密度,而是用其他的方法,一种是向阳极内加入微量元素,改变阳极的溶解行为,比如酸性镀铜的含磷阳极,另一种是采用双电源供电系统,即给阳极另外提供可调节其电化学溶解的供电系统,由于设备投入成本较高,并增加管理成本,所以在实际生产中较少采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