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电镀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电镀技术 » 电镀工艺 » 正文

锌酸盐镀锌工艺的故障原因与处理方法:锌酸盐镀锌层起泡故障的分析与处理实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12-05-07  浏览次数:1289

首先我们从零件的制备加工检查,没有发现出现起泡的可疑环节,所以重点考虑电镀各个工序的影响。

 

零件表面的油污,一般是经化学除油、电解除油清除干净。但若操作不当或者除油液成分失调,可能会有少量油珠残留在零件表面,这就可能引起镀锌层的起泡。

 

零件若酸洗除锈时间过长,可能由于过腐蚀也会引起镀层的起泡。

 

此外,镀前活化不充分,没有活化,零件表面形成了一层薄氧化膜,也会导致镀层结合力变差而起泡。

 

因此,碱性锌酸盐镀锌前处理要严格控制。

 

前处理流程为:化学除油→热水洗→冷水洗→酸洗除锈→2次流动水洗→电解除油→热水洗→流水洗→镀前活化→2次流动水洗→镀锌。

 

除油液要定期加料;酸洗液、镀前活化液要定期更换,而且要严防铜杂质的危害。

 

(1)电镀工序中引起镀层起泡的可能因素。

 

挂具选择不当会引起锌镀层起泡,这一点往往易被人们忽略。一般是用焊锡或铜将挂钩与杆子焊接在一起,再浸塑、浸漆,或用聚氯乙烯薄膜包扎。若包扎破损,焊接处易受电解质腐蚀,腐蚀产物附着在零件表面、零件自上而下便产生带状密集小泡,因此,应经常检查挂具焊接处是否破损以防止挂具腐蚀而引起镀层起泡。

 

镀液操作或维护不当导致锌镀层起泡。镀液中添加剂含量过高,易夹杂在镀层中使得内应力骤增,导致镀层起泡;镀液中重金属杂质,如铅、铜等含量过高,使锌层中夹杂过多的铅、铜等杂质,镀层与基体结合不良而起泡;光亮剂香草醛加入过多,镀层的光亮性虽好,但脆性增大,导致镀层起泡,此外,操作条件控制不当如温度太低,电流密度太大,也会导致镀层夹杂有机杂质,引起起泡。

 

镀后钝化工序的影响。镀后出光、钝化操作不当,清洗不彻底,出光液、钝化液残留在镀层内,烘烤老化也容易引起镀锌层起泡。

 

(2)采取措施,严格控制镀锌工序消除起泡故障。

 

①生产厂首先把好了原材料关,选用性能优良的锌酸盐镀锌原料和添加剂,并且在添加剂加入镀槽前,先进行霍耳槽实验。

 

②加强镀锌槽液的维护,严格控制添加剂及光亮剂的补充量,以"少加勤加"为原则,或者根据霍耳槽试验计量补加。

 

③将掉入镀槽内的零件及时捞出,铜挂钩一律不能浸入镀液中。

 

④检查锌阳极的纯度,采用0号锌或1号锌,不用2号锌。

 

⑤严格按锌酸盐电镀锌工艺规程,控制电流密度和温度,冬季适当加温至15℃以上,并尽可能减少添加剂及光亮剂的用量。

 

⑥严格控制零件镀锌层厚度,尤其是零件边角的厚度太厚,特别容易发生镀层起泡。

 

⑦定期对镀液中有机物和重金属杂质进行大处理(加人lmL/L过氧化氢,搅拌30min,将镀液加温至60℃~70℃,再加入专用活性炭59/L~l09/L,锌粉19/L~29/L,充分搅拌30min~60min,静置4h,过滤,调整镀液成分,即可试镀),保证镀锌溶液处在一个好的工作状态。

 

⑧加强镀后处理工序,加强各道工序的漂洗,经常更换浸泡用热水,可大大减少因后处理不当而产生的起泡现象。

 

⑨严格控制老化温度,避免镀锌层与基体因热胀冷缩差异太大而起泡。

 

有些情况下,不一定是电镀工序过程出现了镀层起泡的现象,电镀生产的周围环境也可能引起电镀层的起泡。如某厂碱性锌酸盐镀锌每年4月份~5月份总是发生镀锌层严重起泡的故障,而且开始找不出原因,只得每年停产一个多月。后来通过观察分析发现,当镀液表面浮有一些微小的丝状物时,镀层起泡就严重,而当时的季节正是厂区周围梧桐树的开花期,其花瓣呈微小丝状的物质飘荡,或多或少落人的镀锌槽。当采取措施阻挡了花瓣微小丝状物的影响后,这种镀锌层起泡的故障就消除了。这说明出现电镀故障,有时候除了电镀工艺生产之外,还要从周围的环境可能的影响考虑。

 

锌酸盐镀锌工艺的故障原因与处理方法:低电流密度区出现黑色或灰色镀层

锌酸盐镀锌工艺的故障原因与处理方法:铸铁零件较难沉积上镀锌层

锌酸盐镀锌工艺的故障原因与处理方法:镀层呈海绵状

锌酸盐镀锌工艺的故障原因与处理方法:镀层结合力差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锌酸盐镀锌工艺的故障原因与处理方法:沉积速度慢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锌酸盐镀锌工艺的故障原因与处理方法:镀液中锌含量过快积累和阳极钝化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锌酸盐镀锌工艺的故障原因与处理方法:镀锌层出现粗糙或粗糙发暗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锌酸盐镀锌工艺的故障原因与处理方法:镀层钝化膜质量故障(发花、变色、变暗等)

锌酸盐镀锌工艺的故障原因与处理方法:锌酸盐镀锌中阳极板引起的故障实例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60039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