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电镀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电镀技术 » 电镀工艺 » 正文

汽车涂装工艺:车身底层涂装技术4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12-05-10  浏览次数:1107

在刮涂与打磨完后,需等待被打磨后的腻子干燥,然后涂底漆。可以涂刷(或喷涂)一层F06—1酚醛底漆。在涂刷底漆时要用200号溶剂油稀释,并搅拌均匀,对原子灰腻子则不需要涂底漆。

2)第二道腻子的刮涂和打磨。第二道腻子的刮涂目的,仍是以填平低处为主。自制油性腻子调制时要比第一道腻子油性略大些,刮涂厚度应小于第一道。若是局部补刮,则面积要略大于第一道。平面用硬刮刀,圆弯处可用橡皮刮刀。刮涂时应注意顺着汽车造型水平方向,从右到左,从上到下,为减少涂刮接头,刮涂时尽可能拉长一些。原子灰刮涂施工要求用自制腻子。

第二道腻子的打磨,一般采用湿磨,根据腻子层的厚薄可选用120~180号水纸。打磨时用木块或橡胶块衬平水砂纸沾水,对满刮腻子的打磨以汽车流线形方向为主,横向打磨为副,来回幅度要长些。打磨动作要均匀平稳,并经常用手摸纵横面的平整性,要注意磨平腻子与旧漆交接处的“口子”,同时对构件边缘残余腻子用手衬砂纸将其磨光滑。

打磨完后等腻子干燥后再涂底漆,要求同第一道工序涂底漆。第三、四道工序主要是补缺,此处略去。

4、喷涂技术及施工

(1)喷涂技术简介:喷漆是一项技术性工作,过去汽车喷涂以色漆(白、蓝、黑、红等单色以及相关复色等)为主,相对来讲对修补漆的喷涂要求不高。然而随着金属闪光漆以及珠光漆的迅速增长,甚至过去比较少见的浅色金属闪光漆也越来越多。随着汽车漆档次的越来越豪华,汽车修补漆的性能不断提高,对喷漆工的要求也提高了。例如对喷涂浅色金属漆的施工稳定性、色差等质量控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难点,尤其是它的“视角闪色效应”(从正面、侧面观察其明度、色相以及彩度等的不相同)上比深色漆要敏感得多。所以在喷涂浅色金属闪光漆时,更应该按照所采用的汽车修补漆的施工要求,严格地控制涂装条件及工艺。

总之,汽车漆喷涂时,不仅要认真选择所有的材料、施工工具,而且对施工环境(温度、湿度)的控制、冬夏季节稀释剂的选择以及喷枪的调整等都必须认真对待,如果忽视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一般来说,影响喷漆质量的主要因素有:

1)粘度。粘度是液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并由此产生阻碍分子间相对运动能力的量度,也可以称其为液体流动阻力(内摩擦力)。通常所说漆料的稀与稠,实际上就是指其粘度的大小,溶剂、稀释剂及温度的变化对液体流动性都有影响。同样,也正是流动性决定漆料的雾化质量、在构件表面的流动性以及喷涂设备的类型。

制备漆料时,要严格按照油漆供应商提供的技术要求,用最适合修理美容车间的温度和条件的稀释剂,把油漆稀释至适当的粘度。否则,粘度过高将会使表面粗糙不匀,产生针孔和气孔等缺陷,粘度过低会造成挂流、失光,使漆膜不丰满。所以,车身涂漆中应根据技术要求调整粘度,并养成使用粘度计进行测试的习惯。

稀释剂的用量应与温度无关。温度较高时,稀释后的漆料实际粘度可能稍低一些,但被从喷枪抵到构件表面时的过程中,稀释剂挥发较快抵消掉。结果油漆抵达被涂构件表面时的粘度正好适合。相反,室温较低时,稀释后的漆料粘度较高,但挥发慢,抵达构件表面时粘度正好。

国内根据GB1723—79《涂料粘度测定法》规定,常用粘度计有:涂1、涂4、落球粘度计,计量单位“s”。在实际生产中,涂4粘度计使用较为广泛,它能用于测定粘度在10~15s之间的各种涂料产品。而国外测试汽车漆粘度的有福特杯和察恩杯两种,一般常用的是福特4号杯,是以铝合金或炮铜车成内容100mL圆柱形,杯底为圆锥形,中心有一漏孔,口径为4mm。测试原理和方法与涂4粘度计相似,就是温度控制为20℃。

2)温度。汽车漆叶涂和干燥时的温度对漆面的光洁影响很大,这里既指叶漆室的温度,也指构件的表面温度。把热漆喷涂到冷构件或把冷漆喷到热构件上都会破坏流动性。稀释剂也应根据天气的冷暖来选用。

3)喷枪。要使喷漆获得平整光滑、厚薄均匀、光照如镜的漆面,除了涂料的品种质量的被喷涂构件的底层基础外,更重要的是有丰富的喷涂经验和正确的操作技术。在作用喷枪喷涂操作时,操作人员必须掌握好最基本的喷枪调整和基本的使用方法。

(2)喷涂施工:在喷涂施工中,最重要的应该是具备丰富的喷涂经验和正确的喷枪操作技术。

1)喷枪的调整。雾形的好坏取决于漆滴混合得好坏,漆料应该在构件表面上形成平滑的中湿涂层,不能出现流挂。如果做好以下三项基本的调整,就可以在正常条件下获得合适的雾形、漆膜湿度和气压。

A、气压调整。由于有摩擦,空气从干燥器——调压阀流到喷、枪时压力有所损失,基差别取决于输气管的长度和直径。测量这一降压的方法是在软管接头和喷枪之间接一个调压阀,用来检查和控制喷枪压力。

B、用雾形控制阀控制雾形的大小。把控制阀全拧进去可得到最小的圆形喷束,把旋钮全拧出来得到的雾形最大。如图4-8所示,显示出子旋钮从最里拧到最外的雾形变化情况。

C用漆流控制阀,按选定雾形调整漆流量。见图4-9,显示了控制阀在拧出时漆流量增大,控制阀在拧进时流量减小的情景。在操作时应按具体要求进行调整。另外在操作时应注意:最佳喷雾压力是指能获得理想的雾化程度、流速和喷束宽度的最小压力。压力太高会因飞漆而浪费大量油漆,抵达构件表面前溶剂挥发快导致流动性差;压力太低会因溶剂保留得多造成干燥性能差,漆膜容易起泡和流挂。气压值应随喷涂漆料的不同而不同。

2)喷枪的使用方法

A、掌握好喷枪在移动过程中与被喷构件的角度。为了便于操作,操作人员应以一字步或丁字步部立,在喷枪移动过程中,不论是横形的喷雾还是纵形的喷雾,在上下或左右移动时,均要保持喷枪与工作表面成90度直角,并以与表面相同的距离和稳定一致的速度移动,否则漆膜可能不均匀。绝不可由手腕或手肘作弧形的摆动,否则被涂构件的漆雾流厚薄不匀,厚处可能出现“流挂”,薄处可能出现“露底”,一部分漆雾在空气中流失。只有在小面积喷涂时才允许喷枪作扇形摆动,因为这时要求漆膜中间厚两边薄。

B、掌握喷枪嘴与被涂构件之间的距离。一般喷涂距离为20cm左右(可按油漆供应商提供的工艺条件操作)。如果距离太近,会因速度太高而使湿漆膜起“桔皮纹”或“流挂”;如果距离太远,稀释剂挥发太多,会形成砂状表面,还会使飞漆增多。而正常的喷涂距离应与喷枪气压、喷枪的扇面调整大小以及涂料的种类相配合。

C、掌握好被喷涂气压。选择正确的喷涂气压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涂料的种类,稀释剂的种类(快、慢),稀释后粘度等。在喷涂操作时尽量使液体物料雾化,同时又要求液体物料中所含溶剂尽可能少的蒸发。一般调节压0.35~0.5MPa,或进行调试喷而定。要养成严格遵守油漆厂商产品说明书所提供的施工参数的良好习惯,以便达到理想的效果。合适的喷涂气压能获得适当的喷雾、散发率和喷幅的最低要求。压力过低可能会雾化不好,油漆像雨淋一样喷涂到构件的表面,容易产生“流挂”、“针孔”、“起泡”等现象。而压力过高可能会过度蒸发,严重时形成所谓干喷现象

D、掌握好雾形。喷涂前必须在遮盖纸上测量雾形,这一点很重要,是对喷枪的距离、气压的综合性的测定。试验时喷嘴与墙面相距约手掌打开时一手宽,把扳机扳到底再立刻放开,喷出的漆会在试纸上留下细长形状的印迹。然后测试雾形内油漆分布的均匀性。放松气帽卡环,拧动气帽,使气帽角处在垂直上下的位置,这时气帽产生的雾形是水平方向。再次喷涂,这次一直扳住扳机,直到漆液开始往下流(此为淹没雾形)。检查各段流挂的长度,如果各项调整正确,各段流挂的长度近似相等(见图4-10a);如果喷束太宽或气压太低,流挂呈分开形状(见图4-10b),可把雾形控制阀拧紧半圈,或把气压提高34.5KPa,交替进行这两项调试,直到流挂长度均匀;如果流挂中间长两边短(见图4-10C),则是因喷出的漆太多,应把控漆阀拧是紧,直到流挂长度均匀。

E、掌握好喷枪移动的速度。喷枪的移动速度与涂料干燥速度、环境温度、涂料的粘度有关。行时速度约为0.3m/s。移动速度过快,会使漆膜粗糙无光,漆膜流平性差;移动过慢,会使漆膜过厚发生流泪。所以速度必须一致,否则漆膜厚薄不匀。喷涂过程中绝对不能让喷枪停住不走,否则会产生流挂。使用干燥较慢的涂料,可适当提高移动速度至0.4~0.8m/s。

F、掌握好喷涂方法、路线。喷涂方法有纵行重叠法、横行重叠法和纵横交替喷涂法。喷涂路线应从高到低、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先里后外顺序进行。应按计划好的行程稳定地移动喷枪,在抵达单方向行程的终点时放开扳机,然后再扳扳机,开始相反方向仍按原线喷涂。在行程终点关闭喷枪可以避免出现流挂,并把飞漆减少到最低。难喷部位,如拐角或边缘要先喷,要正对被喷涂部位,这样拐角或边缘的两边各得到一半喷漆。喷枪距离要比正常距离近2.5~50.cm,所有边缘和拐角都好后再喷水平表面。对竖直面板通常从板的最上端开始,喷嘴与上边缘平齐。喷枪第二次单方向移动的行程与第一次相反,喷嘴与第一次行程的下边缘平齐,雾形的上半部与第一次雾形的下半部重叠,重叠幅度应第二层与上一层重叠约1/3或1/2(图4-11)。下半部喷涂在未喷涂过的区域。应一直与前次喷涂部分的“湿边”混涂,开始喷涂的搭接处选择行合适,可避免出现双涂层和流挂。各涂层之间要留出几分钟的闪干时间。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60039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