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电镀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电镀技术 » 电镀工艺 » 正文

陶瓷表面化学镀Ni-P合金工艺的研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12-04-19  浏览次数:2282

(1.哈尔滨理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2.黑龙江工程学院机电控制及自动化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50)

摘要: 陶瓷表面经化学镀镍处理后既可以保证陶瓷原有的机械物理性能,又可以使陶瓷具有导电、导热、耐蚀等性能。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得出陶瓷表面化学镀镍的最佳工艺配方和条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镀层微观形貌,利用能谱仪分析其化学成分,通过热震实验测试镀层与陶瓷的结合力。结果表明:陶瓷表面镀层覆盖完整、均匀、致密,镀层与陶瓷结合良好,镀层中P的质量分数为13.46 %,Ni的质量分数86.54 %。

关键词:化学镀Ni-P合金;陶瓷;覆盖度;结合力

中图分类号:TQ 1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42(2011)03-0019-03

O前言

近年来,陶瓷及其制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陶瓷与金属之间的结合力较差,使其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1]。若能在陶瓷表面镀上一层金属,则会:大大改善其与金属之间的结合力及其他的一些物理性能(如导电性、导热性等)[2-5]。陶瓷表面金属化技术很多,有化学气相沉积( CVD),物理气相沉积( PVD),离子注入,激光表面改性,离子萃取等口1,但这些技术具有成本高,无法大批量生产等缺点。与上述方法相比,化学镀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它适用基体广、均镀和深镀能力好、生产方便,改变镀层成分及其质量分数可实现多种功能[7-14]。本文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在陶瓷表面沉积Ni-P合金,镀层与陶瓷表面结合良好,既可以保证陶瓷原有的机械物理性能,又可以使陶瓷具有导电、导热、耐蚀等性能。

l 实验

1.1 实验材料

基体采用普通陶瓷。1.2 工艺流程

除油—→水洗—→粗化——→水洗—→活化—→化学镀—→水洗—→吹干

1.3预处理工艺

陶瓷与镀层之间无法形成金属键合,只能形成机械结合[15],要具有良好的结合力就必须经过预处理。陶瓷是非导体,要在陶瓷表面上进行化学镀,必须有活性中心(金属晶核),这是化学镀还原反应的催化剂。因此陶瓷表面的预处理是化学镀的关键步骤。

(1)除油

将陶瓷片置于丙酮中,除油10 min。(2)粗化

粗化的实质是对陶瓷表面进行刻蚀,使表面形成无数凹槽、微孔以增大基体的表面积,确保化学镀所需要的“锁扣效应”,从而提高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将陶瓷片放入VHF:VH2O=1:1的溶液中,室温下粗化5 min。

(3)活化

本实验采用无钯活化,活化液是一种镍盐溶液。在活化处理时,陶瓷表面能吸附足够的镍盐溶液,适当热处理后,镍盐在陶瓷表面及表面的微孔中被还原为活性中心。镍作为化学镀镍的初始沉积点,具有较高的活性,可很快催化生成均匀、完全的覆盖层。按比例称取NiS04·6H2O,NaH2PO2分别置于两个烧杯中,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H2O分别倒入两烧杯中,微热溶解,再将两溶液混合,加入一定量的乙醇,配制成活化液。活化液各组分的最佳质量浓度由正交实验获得。将陶瓷片放入活化液中在室温下浸渍一段时间,取出,放入烘箱中进行活化热处理。

1.4化学镀镍工艺

NaAc(缓冲剂)12 g/L,柠檬酸(配位剂)12g/L,硼酸8 g/L;主盐为NiS04·6H2O,还原剂为NaH2P02,根据正交实验结果调整主盐和还原剂的质量浓度,用氨水调节镀液的pH值。用水浴加热到施镀温度后,将活化后的陶瓷片放入镀液中,开始施镀,时间为30 min。

1.5 性能与表征

通过热震实验表征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将镀好的样片置于烘箱中,在250℃下保持30 min,取出后迅速放入冰水中,观察镀层是否有起皮、剥落的现象;若没有,再重复上述实验,直至脱落为止。若热震实验的循环次数超过5次,说明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良好。

覆盖度为陶瓷表面金属层的面积与陶瓷总面积的比值:

C=(S金属层/S总)×100%

式中:C为覆盖度,%;S金属层为金属层面积,Cm2;S总为陶瓷总面积,Cm2。

采用FEI Sirion型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预处理后的陶瓷表面和镀层微观形貌进行测试,并用EDAX能谱仪分析镀层的成分。

采用DT-9205型数字万用表测量陶瓷表面化学镀镍层的导电性能。

2 结果与讨论

2.1正交实验

经初步实验,选出重要影响因素,采用L18(37)正交实验优化工艺配方及工艺参数。

由实验结果可知:活化液各成分的质量比为mNiS04·6H20:mNaH2 P02:mC2H5OH:mH20 =1:1:8:10,活化浸渍时间为12 min,活化热处理温度为280℃,活化热处理时间为18 min;镀液中NiS04·6H20的质量浓度为30 g/L,还原剂NaH2PO2的质量浓度为30 g/L,施镀温度为70℃,pH值为4.2。另外,活化液各成分的质量比对镀层覆盖度的影响最大,施镀温度对镀层覆盖度的影响最小。对优化后的方案进行验证实验,所得镀层均匀、细致,覆盖度为100%,经6次热震实验后仍无起皮、剥落的现象,表明结合力良好。

2.2 微观形貌及成分分析

图1为经最佳活化工艺处理后所得陶瓷表面的SEM图。由图1可知:陶瓷表面均匀地覆盖了一层薄膜,表面的小裂纹是活化热处理形成的龟裂纹;膜内含有微小的镍氧化物,在施镀过程中其被还原成金属镍,对化学镀起催化作用[16]。

图2为所得镀层表面的SEM图。由图2可知:镀层完整、致密、细致、分布较均匀。图3为所得镀层的能谱图。由图3可知:镀层由Ni,P两种元素组成,其中P的质量分数为13.46%,Ni的质量分数为86.54%,属于高磷镀层。

 

2.3导电性能

   镀前陶瓷的电阻无穷大,为非导体;镀后金属化陶瓷的电阻趋近于零,为导体,导电性能良好。

3 结论

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陶瓷表面化学镀Ni-P合金的工艺参数,确定最佳活化工艺:活化液各成分的质量比为mNiS04·6H20:mNaH2 P02:mC2H5OH:mH20 =1:1:8:10,活化浸渍时间为12 min,活化热处理温度为280℃,活化热处理时间为18 min;最佳施镀工艺为:NiS04·6H20 30 g/L,NaH2P0230g/L,pH值4.2,70℃。

镀层在陶瓷表面覆盖完整、均匀,覆盖度达到了100%。经6次热震实验后无起皮、剥落现象,说明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较好。镀层由Ni,P元素组成,其中P的质量分数为13.46%,Ni的质量分数为86.54%。

参考文献:略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60039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