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4-14 10:49
u相(宽约30μm)和Cu(Au)固溶体(宽约30μm)。同时,由于Au在Fe中的固溶度极小,Au在Cu中的扩散距离明显大于Au在Fe中的。另外,在显性界面处,不锈钢侧存在微细的液相沿晶界进行润湿渗透的现象,如图4所示。点扫描分析结果表明其成分组成为:w(Cu)33.04%,w(Fe)24.32%,w(Au)33.67%,w(Cr)5.83%和w(Ni)3.14%,分析认为Au-Cu合金液相形成后,优先沿奥氏体晶界进行润湿、渗透,同时高熔点元素Fe,Cr,Ni进入液相,从而发生等温凝固,最终形成冶金结合。宏观断口分析表明,不锈钢基体上粘有厚约为2mm的呈半球形的铜母材,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