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江大开发带来的化工产业大集聚,会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吗?”对位于长江下游的张家港近几年启动的新一轮沿江开发,人们心里一直悬着一个大问号。然而,经过几年的科学开发,化工产业结构迅速优化、升级,沿江的环境和生态不但没有受到破坏,反而得到了改善。
不久前,记者在走访的几个工业园区里看到,树木葱茏,绿草成茵,飞鸟掠空。印象特别深的是:置身于塔罐高耸、管线密布的化工企业,却闻不到异味,工厂附近的河水、江水也是清澈的。
规划主打绿色牌
张家港沿江开发一开始就定位明确:在加快化工产业发展的同时,建设好生态环境。
张家港辟出350平方千米的面积,依托64千米的长江岸线设立精细化工、冶金、汽车零部件、粮油四大产业的专用园区。在筹划上述工业园区之初,张家港就编制了《沿江综合开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将沿江地区分为工业集中区、物流发展区、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生态协调区等环境功能分区,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开发建设。2004年,张家港提出创建区域性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目标,当年顺利通过了认证。
目前,张家港的江苏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聚集了美国陶氏、雪佛龙菲利普斯、杜邦、道康宁、优尼科,日本旭化成、三井、日通、触媒、北兴,德国瓦克、梅塞尔等多家世界500强和国内知名化工企业,其中精细化工企业80多家,已经成为一个节约型、环保型、高效型的绿色化工示范园区。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许多化工企业入驻园区后更新了环境理念,其中,双狮精细化工公司通过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不仅生产能力实现翻番,能效提高了40%,污染物排放量减少了60%,而且经济效益陡升,比在老厂区时提高了30%以上。
项目引进严把关
在扬子江国际化工园,每一个欲进驻项目都要进行严格的环保论证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相应的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必须做到“三同时”。为了保护长江水资源,园区提出“使用长江水,不污染长江”,按照“清污分流,循环使用,一水多用,串级排污”的原则设计排水管网,配套建设6套水处理系统,生成净循环水、浊循环水等不同水种,供各生产工序重复利用,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5%。
入驻该化工园的企业都很好地落实了园区的绿色理念。美国陶氏化学入驻之初,即对厂区土壤采样,交有关机构封存。他们向社会公开承诺,工厂用地50年期满后,土壤不变质。张家港保税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徐仲高介绍,像陶氏这样办厂之初封存土样、承诺50年后检验土质不变的企业,在扬子江国际化工园已经有十几家了。据说在招商过程中,实行“一把手负总责、第一审批权、一票否决权”的环保“三个一”原则,是张家港的首创。
曾经有一家农药厂搬迁,想入驻扬子江国际化工园,但经过环保论证,园区发现这家企业的污染治理能力较低,如果让其入驻园区会影响园区的整体环境,将其拒之门外。据了解,近3年来,该市共否决200多个项目,其中有6个项目投资超亿元。
产业链多级循环
张家港在沿江化工项目引进过程中,不仅看它的先进性和环保性,还要看其在园区产业发展的“链接性”。
在张家港保税区管委会,有一张循环图非常显眼:区内企业马来西亚泰柯棕化公司和东马油脂公司,将产品硬脂酸提供给意大利发基化学品公司作为生产原料,发基化学品公司又将成品硬脂酸盐提供给陶氏、雪佛龙菲利普斯等公司作为生产聚苯乙烯的添加剂……这条循环链将园区内的废品“吃干榨尽”,实现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又如,苏州精细化工公司的产品有氯气、氢气、氯化氢等,美国道康宁公司在化工园投资的有机硅项目用该公司这些产品制备一氯甲烷,生产有机硅;骏马化纤集团己内酰胺项目也利用该公司的氯气与氢气;梅塞尔气体项目从该公司氢气中提取高纯度氢气,供给三井化学等企业,而三井化学下游项目产生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又成为欣欣化纤公司的原料。
据了解,扬子江国际化工园专门请化工专家设计了9条产业链,目前已形成6条,这些产业链既体现了各自的独立性,同时又相互包容,可以说是“大循环”里有“小循环”。
张家港沿江化工的发展向世人昭示:化工并不意味着污染,化工发展与环保并不相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