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甘肃省的国家级兰白金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化基地,2002年销售收入127.7亿元,2006年销售收入猛增到了526亿元,相当于当年全省生产总值的23.1%,这样的发展速度,完全可以用“惊人”一词来形容。 “惊人”的速度归功于省委、省政府的英明决断,归功于兰白金基地延伸了我省的材料产业链。 “突围” “兰白金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化基地”一词出现于2002年,源于当时我省的有色金属材料工业“突围”的需要。 一直以来,甘肃省是公认的有色金属材料大省,在自然资源、技术人才、科研成果方面具有优势,但也存在着很大的弱点。 从资源优势上来看,甘肃省的镍、铂等6种金属储量居全国第一。铅、钴、铜、锌资源在国内居主导地位。 从工业基础来看,材料工业是甘肃省经济的重要支柱,占甘肃省工业总产值的70%左右。经过50年的艰苦创业,甘肃省材料工业中的有色金属工业,从地质勘探、采矿、选矿到冶炼加工,从科研、设计、施工到生产、设备制造,形成了较完善的体系。全国知名的“镍都”,世界最大规模的稀土生产线,全国最大的TDI生产线,均在甘肃。 从人才和技术优势来看,甘肃省在有色金属领域集中了一批相关的科研院所和高校。如中科院化物所、西北有色矿冶研究院、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等。据不完全统计表明,相关的研究机构有43个,拥有科学家与工程师2000多人。 从能源保障来看,甘肃省电力丰富,刘家峡、盐锅峡等水电站,靖远电厂等火力发电厂,都是甘肃省有色金属工业的“加油站”。 但是,甘肃省有色金属工业的产业链短,低附加值的原材料初级产品多,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产品少。 在有色金属工业最为集中的兰州、金昌、白银地区,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已成为制约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一方面,有色金属以初级产品甚至以矿物原料进入市场;另一方面,又以高昂的价格从外省甚至国外购买深加工产品。一方面,能延伸产业链的科研成果找不到合适的企业进行工业化试验和转让;另一方面,企业难以接受带有一定风险的新成果。 如何“突围”?科技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建立新材料基地,用高新技术提升工艺水平和改造传统材料产业,增加有色金属的附加值,把原材料优势变成新材料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 “基地” 甘肃省委、省政府决定把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作为实现我省“工业强省”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列为甘肃经济发展的四大领域之一,200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建设作为省政府工作任务之一。 此时,为了贯彻西部大开发战略,科技部批准在甘肃成立国家级兰白金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化基地。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达成共识后,在各方面的努力下,兰白金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化基地迅速成形。 这个基地包含了所有的有色金属工业相关的资源。基地包括3个园区,即兰州新材料园区、白银新材料园区、金川镍钴新材料园区。我省有色金属工业延伸产业链有了一个平台。 基地的发展定位颇有“先见之明”:优先发展能参与国际竞争的低成本、环境友好型有色金属新材料技术领域。如今的实践证明,低成本、无污染或少污染的采选冶炼技术已成为国际上新材料产业化的前提和关键。 在轰轰烈烈的基地建设中,兰州园区首期投资预算额度就达到2.5亿元。它以兰州铝业公司、连城铝业公司、兰州炭素集团等为主形成生产基地,以甘肃·兰州西脉记忆合金公司等为主建立新材料成果的生产转化基地。园区重点放在新型铝合金材料、铝的深加工,以及人造心脏瓣膜、新型石墨材料等方面。 白银园区投入了1.65亿元,以中科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白银有色金属公司、甘肃稀土集团公司为主要基地,在白银开发区建立新材料开发、转化和生产基地。园区重点培育新型电池材料产业,涉及铜、稀土、铅、锌等深加工。 最值得一提的是金昌园区。作为全国知名的“镍都”,金川集团公司重点发展镍、铜、钴等的深加工产品。公司筹集了20亿元,相当于前40年公司固定资产总投资的一半,投入技术改造,延伸产业链。变化是巨大的:1999年金川公司营业收入30亿元,利税总额3.3亿元;2006年,金川公司营业收入猛增10多倍达353亿元,利税猛增20多倍达72亿元。 政府的科研资助,也向有色金属新材料领域倾斜。省科技厅设立了有色金属新材料科技专项基金。2002年至2006年,国家科技部和省科技厅为有色金属新材料设立119个科研项目,资助4190万元,这些项目的总投资达11.2亿元。 企业在延伸产业链的过程中,走出了产学研结合的道路。金川公司每年拿出6000万至80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对外技术合作。公司提供预研基金,用于每年几十个高校团队到金川公司调研和技术交流。 金川公司的产学研联合攻关目前正在向更深层次发展。公司投资2000万元,分别与兰州大学、南京大学、中南大学建立联合实验室,对产学研科技合作机制与模式进行探索。2006年“兰州大学—金川集团金属化合物联合实验室”模式被国家教育部评为高校与大型企业合作的十大经典案例之一。 在基地建设中,甘肃省一批工程技术中心也应运而生,形成兰白金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化基地的技术支撑体系。目前共有省部级以上材料类工程技术中心5个,材料类实验室6个。2005年12月,国家科技部还批准成立甘肃省第一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镍钴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科技厅还建立了专利孵化与产业化专项资金,一方面用专利把新材料方面的知识产权保护起来,一方面支持我省新材料产业的专利孵化。 在兰白金基地的推动下,甘肃省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迅速发展。 金川集团公司在延伸产业链过程中,不仅镍和铂族金属产量占全国的90%以上,而且成为我国名列前茅的铜冶炼企业之一,成为国内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主导企业、国内最大的超细钴粉生产厂商。 一项统计表明,近几年基地新材料产值年均增长40%以上。2006年新材料的销售收入已占到总销售收入的17.8%,产业链正在延伸之中。 兰白金基地的实践,为甘肃省资源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甘肃省延伸产业链的领域,早就不局限于有色金属材料工业,还包括了石化、冶金等等领域。实践证明,近几年成为甘肃省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之一,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投入约1000亿元进行技术改造,延伸了产业链,带动了工业发展。 “十一五”期间,以兰白金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建设为重点,甘肃省延伸有色金属产业链的举动方兴未艾。在一份材料中,甘肃省“十一五”期间准备攻关的新材料重大项目列出了43项。金川公司更是雄心勃勃地提出,到“十一五”末期,再建一个科技型的新金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