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电镀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电镀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

电镀产业集聚提升课题的初步探讨与实践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11-09-23  浏览次数:815

温州市电镀行业协会秘书长 陈林财

2011年8月18日

工作建议:温州市市规划的2400亩左右用地、总投资约40多亿元的八处电镀基地建设项目,将在2013年左右全面完成,电镀行业将基本完成整治入园生产的预期目标。这是我市率先在电镀行业推行产业集聚与提升的重要步骤措施。为巩固发展电镀整治入园和产业集聚与提升的成果,建议有关部门将《电镀产业集聚与提升》列入专项课题研究,加快推进电镀行业转型发展。

课题研究主要是对电镀产业集聚与提升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发展的前景分析;对其他行业的产业集聚与提升的正负面影响;各种财务、技术指标和经济、社会效益指标的评估;剖析有利方面与不利因素;组织实施步骤和措施。

产业集聚与提升的课题,建议由政府有关部门组织或委托科研院校作课题专题研究,也可委托行业协会协同组织实施。为此,本刊摘登“电镀产业集聚提升课题的初步探讨与实践”撰文,作为抛砖引玉之举。

一、坚持走产业集聚与提升的发展新路

产业集聚是20世纪以后世界工业发展中的一种重要的现象,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之一和发展的最佳战略抉择。对重污染行业要进行园区化管理和污染集中治理,坚持走产业集聚与提升的发展方向,既是顺应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流和转变发展方式,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今年下半年,浙江省将全面推进印染、医化、制革、造纸、电镀等重点行业的污染整治,制定实施5个行业的环境整治方案,其中三季度重点是推出实施电镀行业污染整治方案。作为重污染行业之一的电镀产业,率先在我市推进产业集聚与提升,其意义十分重要且深远。同时,对其他重污染行业的产业集聚与提升工作同样起到借鉴或示范作用。

2006年9月4日,温州市经贸委、市环保局等政府六部门关于印发《温州市促进电镀行业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温经贸行业[2006]220号》的通知指出:采取电镀基地的发展模式,引导电镀企业集聚与提升。从“十一五”以来,通过贯彻落实省、市政府提出的两轮“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电镀行业组织贯彻市政府提出的全市电镀整治入园的有关规定和落实协会编制《温州市电镀总体布局及发展规划》,加快推进电镀产业集聚与提升工作,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方面,坚持电镀集聚是前提,提升是目的思路,实现了电镀行业集聚和提升的有机统一。另一方面,实行电镀产业集聚与提升,突出了产业融合,优化了发展环境,规范了行业发展,凸显了发展优势。实行电镀整治入园生产,促成了长期以来电镀企业“低、小、散”的状况从根本上得到了解决,有力地推进了区域规模生产,带来了规模集聚效益。再一方面,长期困扰着的污染治理“瓶颈”制约问题,通过产业集聚与提升、整治入园生产的有效途径,达到集中生产、集中管理、集中治理污染,最终实现达标排放目标。同时,电镀企业集中入园生产,实现全市电镀基地化生产,为印染、医化、制革、造纸等其他重污染企业发展和污染治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可借鉴经验。

所谓产业集聚普遍以为,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同类企业,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高密度地集聚在一起。也有的称之为产业集群。从产业集聚概念上剖析,体现了三方面特征:第一层次,产业高密度集聚到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实现规模集聚效益;第二层次,集中生产某种产品的同类企业群,专业化生产程度高;第三层次,上下游企业与服务业相配套的特点,有利于资源优化与合理配置,促进行业关联性生产经营与良性互动。

从我市电镀基地建设的实践上看,有关八个县(市、区)电镀基地建设的用地规模基本上各自在200亩以上,全市电镀基地用地面积超过2000亩,预期总投资约40亿元,各电镀基地全部建成后预计达250左右幢标准厂房、附加专用房与相关配套工程设施,生产能力超过60亿元。其中:鹿城区300亩(包括后京村新增3,1万平方米的8幢标准厂房)、瓯海区273亩、龙湾区蓝田与海城300亩、瑞安市365亩,乐清市530亩,共计1770亩电镀基地已建成或已在建,占全市电镀基地建设规划的75%。预留平阳、永嘉、苍南三县待建的约600亩左右,全市电镀基地用地将达2400亩左右,电镀基地建设工程可谓浩大。入园生产的企业按照企业入园生产统一标准,通过整合优化入驻,实行电镀专业化生产;在经营管理上实行集中生产、集中管理、污染集中治理,以电镀园区为依托、企业为主体,实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管理模式。同时,在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中,电镀基地选址落地,基本上是按照《温州市产业布局规划(2003年—2015年)》和《温州市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规划纲要(2005—2015年)》的基本原则规划布局。电镀作为制造业的配套产业设计而定位,选址落地一般都邻近相关制造业区域。综上简述,我市电镀基地建设完全符合产业集聚的三方面特征。

二、电镀集聚与提升是实行转型发展基础

电镀行业发展要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品质优良的新型电镀发展方向。也就是说,依靠科技进步,不断追求理性高效、少用资源、少牺牲环境、低碳环保、综合降低生产成本(包括自然成本、制度成本),争取好的电镀加工的GDB。

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集中生产,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产业集聚基本上具有四方面特点:一是产业集聚区内产销的规模大。产销量一般都是以“亿”为单位,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占有一定比例的市场份额。二是产业集聚促进了规模集聚效益。分工深化有力地降低了生产和交易成本。三是产业集聚推进了生产专业化。使专业化分工以一种独特方式获得了良好发展。四是电镀集聚与提升是电镀转型发展的坚实基础,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靠保证,是唯一可持续发展的正确抉择。对电镀产业集聚与提升要把握以下要点:

首先、坚定不愉地走电镀整治入园生产。通过基地化生产,实行产业集聚与提升的发展方向。在“十二五”时期全面完成2000亩以上用地的八处电镀基地建设任务(我市电镀基地建设特点:区域式的“块状”电镀专业园区),除大型企业配套车间的电镀生产设施外,全部电镀企业都要整治入园生产,实行集中生产、集中管理、集中治污。鹿城电镀基地建设走在全市前列,发挥了示范作用。尔后,瓯海区、龙湾区、瑞安市等电镀基地建设“摸着石头过河”,在探索总结与创新中不断提高,我市规模最大的乐清市电镀基地也已动工开建。目前,滞后还尚未开建的三个县的电镀基地建设,一定要强势推进,坚持有目标、有标准、有规范、有时间表、有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有序地推进电镀基地建设。

第二、促进规模生产,发挥规模集聚效益。产业集聚可产生规模效益、创新效益和竞争效益等集聚效益。产业集聚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集中在一起的厂商比单个孤立的厂商更有效率。电镀产业集聚加速推进了电镀资源整合与优化,从根本上解决电镀企业“低、小、散”问题。全省两轮“811”污染整治行动中,着力“打违”和“治非”,在严历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同时,大力整治非达标排放企业。全市共取缔800多家非法小电镀,有力打击电镀领域中的黑作坊、黑工厂、黑窝点、黑市场,使“四黑”难有藏匿之处。着力加大对小电镀的淘汰和整合力度,全市电镀企业从1500多家削减到目前的701家。这项“集家并村”行动,有力地规范了电镀市场正常生产秩序。

本人在协会工作经历十多年,直接参与编制《温州市电镀总体布局及发展规划》的主要策划者之一,见证了温州市经贸委等六部门关于印发《温州市促进电镀行业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温经贸行业[2006]220号)》的通知,这一重要文件形成并组织贯彻落实的全过程(详文见本刊“政策文件”栏)。耳闻目睹了非法小电镀大泛滥的情景,企业“低、小、散”,的状况,五年多大整治的强力行动和电镀基地大发展的新阶段,深感电镀企业集聚生产的必要性。

第三、电镀产业集聚与提升,有力促进科技创新。企业的创新常常来源于企业之间,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互动,随着科技发展,新材料广泛应用,从而促进新工艺、新技术能够迅速传播。企业更容易发现产品或服务方面的缺口,受到启发,发现市场机会,研发新的产品。由于同类企业集聚,不同企业员工之间接触沟通机会增多,有利于相互间思想碰撞且产生创新思维。因此,要以电镀整治入园生产为契机,加强电镀基地内部“游戏规则”建设,着力推进科技进步,提高技艺水平,推广与应用自动化生产流程和数字化电镀的生产能力,实现电镀行业整体科技素质提升。

瓯海区作为城市多元发展功能区,要为该区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融合给力,瓯海区电镀行业协会在助推电镀基地建设中付出了不少精力,在电镀基地建设方面有许多创新。已规划建成投产的瓯海区郭溪电镀基地占地273亩,总建筑面积23,16万平方米,总投资4,5亿元,已建成34幢标准厂房。功能覆盖生产中心、服务中心、原料配送中心、废水处理中心。供电和供热中心共六大中心,供热中心已安装2台可容纳25吨/小时的锅炉,主体工程和配套设施基本齐备。从九月开始,连续将分散在各地109家企业整合优化为32家经济联合体,根据“一幢一厂”的结构,整合入园生产,为电镀集聚与提升,实行转型发展夯实基础。

三、加快推进电镀产业集聚与提升步伐

我市通过两轮“811”污染整治行动,以治理“低、小、散”为抓手,坚持政府主导、协会助推、企业参与,加快了电镀工业园区建设,着力推进电镀整治入园生产步伐,实行电镀产业集聚与提升已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有助于发展规模经济,促进企业规模效益。以整治入园为契机,从根本上解决“低、小、散”问题和“脏乱差”现象。鹿城区作为城市核心功能区,把治理电镀“低、小、散”问题作为重点来抓。后京电镀基地于2003年下半年开建,2006年竣工投产。总投资约4亿元,电镀基地用地约300亩,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标准厂房37幢(包括后京村新建8幢标准厂房),废水处理工程和供热工程用房各1幢,废水处理工程设计规模12000吨/日,镀槽液总容量规模为275万升。今年上半年,又投入1700万元,对重金属防治与COD氨氮总磷等处理工程项目进行改造升级达标。供热工程占地面积108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467平方米,额定蒸发量30吨/小时。进驻园区生产企业90多家,整合优化后企业总户数削减30%左右。通过限量提质,电镀容量从480万升削减到360万升,削减率达25%。1万升小电镀这落后产能全部取缔,2万升小型电镀企业基本上被整合优化。目前,当务之急是要对后京电镀基地,坚持深入整治提升工作,尽快通过环保验收和监管工作的全面到位。

二是有助于环境治理,解脱污染治理“瓶颈”制约。有利于摆脱“粗放型”发展方式所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高昂成本,使专业化分工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获得了较好发展。龙湾区地处新城拓展功能区,100多家电镀企业大部分是小型企业。同时,十年前建立的龙湾区状元电镀园区,占地面积仅30亩,且入驻了90多家电镀小企业,园区内“密不透风”,一片“脏乱差”状况,污染状况相当严重。为此,龙湾区规划在蓝田与海城二处分别供地170多亩与120多亩建立电镀园区,现已基本竣工投产。自九月开始,将100多家企业整合规范为67家企业陆续入园生产。同时,根据城市生态建设要求,将整改无望的原状元电镀园区这落后产能予以淘汰。同时,龙湾处于温州本埠、乐清、瑞安制造业发展的三角地带与地理位置,随着产业转移发展,电镀基地空间还有发展余地,若干年后还有再发展预期。实践证明,电镀、合成革、化工等重污染行业,从企业单体角度上看,很难彻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必须做好“投石问路”工作,实行圈地入园生产,集中治理污染,才能釜底抽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重污染企业入园集中生产,可说是即难、也不难的辨证关系。我市电镀基地建设从规划开建,到2013年左右全部建成,前后十年时间,就基本上实现了电镀整治入园生产的目标!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电镀行业协会在助力电镀基地建设方面功不可没。

三是有助于减量提质增效,减轻环境承载能力的压力。电镀基地建设,也要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目前,我市电镀电镀总规模达到1800万左右,按鹿城后京电镀规模360万升计算(全区原480万升左右,整治入园后已削减25%),全市2000多亩用地、八处电镀电镀基地全部建成投产后,电镀总规模容量预计将达2500万升左右,超过原核定规模的30%,远远地超过了现有的环境承受能力。因此,要严格落实总量限制(总量替代)、排污许可、标准提升、区域限批、落后产能淘汰等调控措施,保证整治入园工作有序推进。当前,重金属防治形势咄咄逼人,全市电镀70%左右企业还使用氰化物生产,使用量约2000吨左右。约4万个氰化物空桶需要回收作妥善处理。全市电镀污泥每年产出约5万吨,要实行统一处置。鉴此,要考虑到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环境,不同的功能定位,不同的资源禀赋支撑条件下,依靠科技进步,科学务实方法,重新核定有关县(市、区)电镀总量,实行控制总量,防止总量盲目扩张。

四是有助于资源利用的优化共享,降低生产成本。应当清醒认识,企业高成本时代已到来,大部分企业经营处于微利状态,所产生原因主要三方面:一方面是生产成本大幅上涨,经济效益不佳;另一方面是电镀企业总量过大,供大于求;三是科技含量低,存在粗放生产经营方式。因此,企业着力转型发展迫不及待。要解决好电镀的限量提质、鼓励创新、节本增效、公平竞争等工作,必须走产业集聚与提升的发展途径。

瑞安市是重点制造业区域,瑞安市电镀基地位于瑞安经济开发区飞云江北岸,电镀基地用地365亩,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建设标准厂房等各种用房40幢左右,于2009年9月规划开建,总投资约8亿元人民币。规划建设三个功能区:其中生产加工区建设标准厂房27幢,包括废水处理设施和和集中供热等配套工程,建筑总面积20,5万平方米;经营服务区集办公、职工公寓等服务功能区;配套附加区设计为中水回用、物流和危险化学品仓库等仓储综合配套区。建成后,电镀生产规模达300万升,生产加工能力超过10亿元。政府有关部门一位领导在行业协会理事会上寄语,瑞安市电镀基地要坚持科技领先,建成后一定也很“飘亮”绿色。我们期待着飘亮、绿色的电镀基地面世。

从瑞安市电镀基地规划设计上看,按照主体工程和各项配套附加工程的使用功能,分别建设三个功能区。其中将电镀原材料供应,对危险化学品仓储等上下游供产销因素也考虑在内,有助于配套工程资源利益共享,起到降本增效和规模集聚效益。举例:初步估算我市电镀使用的氰化物约2000吨/4万标桶左右,其他各种名目繁杂的危险化学品更是难以准确统计。将电镀使用的各类危险化学品归属电镀基地调控管理,有利于对危化品的严格监管,即方便、又安全、更节约交易成本。其实瓯海区郭溪电镀基地结构功能设计也是如此,其他开建的电镀基地要借鉴成功的经验,锐意开拓创新。

五是有助于发挥创意的构思,创新电镀基地建设。要颇具创意,创意是一种智能拓展,是打破常规的哲学,创意的本意就是“把任何想法转化为效益”。乐清市电镀基地建设规划用地500多亩,全部建成后生产加工能力超过15亿元。预计可建成标准厂房和各类附加配套用房50多幢,以及较为完善配套工程设施。全面建成后,预期是我市规模最大、标准化程度最高的电镀示范基地。要广纳睿智群策,善于征询专家谋划参与,了解企业对电镀基地建设的有关创意的构思。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全面规划、精心设计。从目前各地电镀基地建设情况上看,各地电镀基地建设各有千秋,且决不能照搬照抄,“临摹”一下,仿效、照着样子做。要总结现有已建成的省内外电镀基地的经验与教训,要走符合本地和行业特点、走自己的科学发展路子,精心规划设计,科学统筹构筑。启发创造性的想法,构思,创新电镀基地建设,努力建设成具有前瞻性、规范化、园林式、低碳环保、科技实用型的一流电镀基地。正在建设的瑞安市电镀基地也应革新跟进。目前预留还未建的永嘉、平阳、苍南三个县的约600亩电镀园区建设或老园区的改造升级,也要做到“(面积)小而精”。尤其是永嘉县的桥头外羊头、五星工业区和罗东等三处电镀园区建设或更新改造工程更应如此。同时,充实创新电镀基地科学内涵,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环境绿化工作。通过电镀产业集聚与提升,加强软硬件设施创新,促进电镀园区技术、经营管理的交流和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利用。推进研发、检测、信息、展示、培训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同时,要加强和改善电镀基地内部的经营管理,创新电镀基地管理机制与制度。电镀基地可试行总公司管理体制,实行二级法人管理制度;条件成熟的也可试行以电镀基地为法人主体,建立电镀基地股份集团有限公司和为此相适应的集团董事会统一领导下的经营管理机制,实行一级法人治理和基地集团化生产经营,由行业协会会长担任电镀基地的总经理或董事长。这样的模式可以减少管理层次,提高管理效能和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的效果,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规模经济和电镀基地法人治理制度。大家细心琢磨,是否好处颇多!可先试验,后推广,仅供参考。

我市发展的电镀基地,是根据温州本地环境保护的实际情况,规划布局所建设的区域性电镀基地。实行电镀企业整治入园生产,是电镀产业集聚与提升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市首个行业落实产业集聚与提升的根本措施。将全市90%以上电镀企业整治入园生产,在全国也罕有,对其他的重污染行业集聚与提升,具有普遍的示范作用。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大财政投入,推动电镀产业技术升级。温州市经贸委、市环保局等六部门关于印发《温州市促进电镀行业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温经贸行业[2006])220号》文件指出:采取电镀基地的发展模式,积极推进电镀基地建设,引导电镀企业向电镀基地集聚。同时,“文件”提出,加大财政投入,建立电镀产业技术升级激励机制。加大市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科技三项和三废治理等财政专项资金对规模电镀企业的扶持力度,重点扶持促进电镀产业升级的项目。目前,电镀企业搬迁入驻电镀基地生产的各项投入,使相当部分企业负债累累,资金周转十分困难,大部分处于负债经营,有的甚至负债率达100%。电镀行业协会与企业纷呈诉求,希望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给予政策与资金上大力扶持,重点扶持产业升级项目、产品研发检测设施、节能环保基础配套工程和公共服务平台等方面的建设投入,尽快地实现电镀产业集聚与提升的发展预期目标。

最新行业新闻2011年09月23日更新

网友关注排行榜

推荐图文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60039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