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工业,如何在创造“金山银山”的同时留住绿水蓝天?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工业,但工业生产又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既想要“金山银山”又想要绿水蓝天,鱼与熊掌如何才能兼得?7月19日至7月25日,记者跟随2011年广西环保世纪行采访团第二分团,行走于来宾、梧州、荔浦等县市,探访这些地方如何在发展工业的同时,把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 循环产业链使企业甩掉污染“高帽” 过去的制糖企业给人们留下的是“前门产糖,后门排污”的不良印象,制糖过程中遗留下的废糖蜜,蔗渣,酒精废液,直接排放后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如今的制糖企业还“后门排污”吗?带着疑问,记者与采访团一同走进了广西来宾东糖集团的产业园区。 园区内看不到高耸的烟囱,展现在眼前的是整洁宽敞的园区道路,道路两旁是芒果树、草皮等绿化植物……眼前的这一切,根本不能让人把制糖与污染联系起来。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广西来宾东糖集团旗下的纸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跃东告诉记者,这都得益于集团打造了一条以甘蔗为主要原料的集制糖、制浆造纸、生物工程于一体的甘蔗循环经济产业链。 产业链的第一段甘蔗经过压榨提汁炼制成白砂糖,第二段是利用制糖过程产生的副产品甘蔗渣进行制浆造纸,其中制浆过程中产生的黑液经过碱回收系统处理回收烧碱,再回到制浆过程重复利用。第三段是利用制糖过程产生的另一种副产品废糖蜜生产用于面包制作和酿酒用的高活性干酵母;最后,制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滤泥和酵母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用来生产生物肥,可用于甘蔗等农作物的种植,从而形成一个循环的经济产业链。 来宾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美媛告诉记者,通过循环产业链的改造,目前来宾市糖厂每榨1吨甘蔗所用的新鲜水从2005年的5吨左右,降到了目前的不到1吨,工业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0.7%。制糖工业COD(化学需氧量)排放浓度平均在50mg/l以下,达到国家规定的一级排放标准,走在广西的前列,使制糖业彻底甩掉了污染大户的“高帽”。 废铜烂铁在这里是宝贝 大多数人都知道,废弃的电缆、电线、电视机……这些物件往往是卖给废品回收站,而之后这些我们眼中的“破铜烂铁”是如何处理的呢?记者在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看到,“破铜烂铁”在这里可是宝贝,在循环加工中全身是宝。 叮叮咚咚……在园区拆解车间,身穿绿色工作服的工人们正在拆解被压扁的金属。“这是汽车水箱,经过拆解从里面抽出铜管、铝片和锡片”,一位工人摘下口罩对记者说。 而在另一个车间,记者看到车间外堆放着十几堆物品,有电线电缆、汽车水箱、空调、压缩机、电子元件等。园区业主广西置高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强告诉记者,这些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可再生资源,就是平时人们说的废铜烂铁,它们经过循环加工全身是宝。“像一截电缆,内芯铜线回炉后拉丝可以再做成电线,外皮的塑料经过处理可以再生制造塑料用品,这样无形中就节省了国内相关资源的消耗。” 破铜烂铁为何要进口呢?刘强告诉记者,最大原因就是国内相关资源量不足,而需求又大,所以通过进口是最好的方式。由于是废旧物,在检验检疫、海关方面审查也非常严格,因此进口回来的废弃物都是符合安全标准的。 据了解,为了保护环境,各个企业也要自建污水处理设施,企业处理后的污水流入园区的污水处理厂进行二次处理,最后达标排放。此外,还建有固体废物储存场,这些废物到别的地方还可以再利用,因此园区内进口的废弃物可再生利用率达到了95%。 废水统一处理留住“金凤凰” 说到电镀企业,由于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含有铬、镍、铜等金属,处理起来工艺有别于一般的工业废水,一旦电镀企业入驻,就必须建设两套污水处理系统,耗资、大成本高。正因为这样,绝大多数工业园区不愿意接收电镀企业入园的。 为了发展工业又避免污染环境,荔浦县把所有电镀企业集中起来,建立了龙口电镀工业集中区,在集中区内建了电镀污水处理站。 荔浦县副县长罗毅告诉记者,污水处理站从2001年投入使用,2005年完成二期工程,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3600吨,而目前工业园区内12家企业的污水排放量只为1000吨/日,处理站能满足污水处理的需要。 在污水处理站的排水口,记者看到排出的是湍湍清流,同时排水口水中还有一个装置,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个是水质24小时全天候检测仪,它的终端会实时显示水质情况,确保排出的污水达标。 广西城镇供水协会副总工程师郑家荣告诉记者,电镀企业污水中铬是最主要的污染物,它含毒还致癌,由于铬的处理比较特殊,因此很多工业园区是不接受电镀企业的,像荔浦这样把电镀企业集中起来,把污水统一处理,既保证了企业的生产也保护了环境。 据悉,2010年荔浦县龙口电镀工业集中区12家企业产值6亿元人民币,上交税金3000万元,成为荔浦县支柱产业之一。大多工业园区不愿意接收的电镀企业,在这里成为了“金凤凰”。 在荔浦县龙口电镀工业集中区污水处理站,工作人员正在往六价铬反应池中倒入聚凝剂,用于分解六价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