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11月,瑞士巴赛士桑多斯化学公司发生火灾,消防灭火后,化学药品随水流入莱茵河,使莱茵河遭受严重污染。据估计,这次污染使莱茵河“死亡”10—20年,成为20世纪后期世界重大环境公害事件之一。 化工厂,火灾,消防,水污染——松花江污染事件的起因,与莱茵河污染何其相似。 2005年11月,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污染物随消防用水流入松花江水体,危及沿江数百万群众的饮用水安全,成为国际关注的重大事件。 如果19年前莱茵河污染的前车之鉴得到吸取,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等有关单位制定了完备的应急预案,在消防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物流入水体,松花江污染事件或许有可能避免。 往事不可追,来者犹可谏。最近的一则消息,让人感到这样的“如果”并非没有意义。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全国化工石化项目环境风险排查结果显示,总投资超过1万亿元的7555个化工石化建设项目中,45%为重大风险源。 45%——这个数字,让人着实捏一把汗。 大量化工项目成为“重大风险源”,原因何在?一方面,固然是由于化工企业大多布设在江河水域、人口密集区等环境敏感区域;另一方面,主要还在于不少化工企业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环境风险的严重性认识不够,环境风险事前预防和事后应急处置机制存在缺陷。有的化工项目急于上马,公然违反“三同时”制度,在环保方面欠账太多;一些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有治污设施不运行,千方百计偷排漏排;有的环境应急预案只是挂在墙上、写在纸上的摆设…… 化工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同时又是工业行业中的“污染大户”。据统计,化工行业“三废”排放在全国工业行业中都排在前五位;COD、氰化物、氨氮、石油类、二氧化硫和粉尘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也在工业行业中名列前茅。这些污染物都是环境“杀手”,一旦出现事故,更是影响巨大,后果严重,对生态环境及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近年来,我国影响较大的沱江污染、松花江污染事件,化工企业都是罪魁祸首。20世纪世界上不少环境公害事件也和化工企业有关,例如1984年印度博帕尔市农药厂化学品泄漏,死亡6000人以上,受害人数达10万人以上,其中2万人失明。 让人欣慰的是,近年来,我国化工行业环境意识和遵守国家环保法规的自觉性普遍增强,防治污染的技术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涌现出一批环境保护先进企业。这些企业告诉人们:化工企业完全能够做到“环境友好”,通过清洁生产、循环经济、防范风险,以最小的生态环境代价,换取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我国的化工行业正在步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在布局性问题积重难返的情况下,如履薄冰、千方百计地防范和减轻“重大风险源”的威胁,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松花江污染的悲剧不再重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