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金属资源具有全球性的战略价值 中国对稀有金属资源进行保护性开采,并酝酿对10种稀有金属战略收储 从1991年开始,国家就已经对钨、锡、锑、稀土实行保护性开采,采取下达开采和生产总量指标、实行出口配额和出口资质管理措施。但各地对上述特定矿种的盗采活动屡禁不止,这使得实际的开采量与国家每年制定的开采指令性计划大相径庭。最近媒体报道,国土资源部正准备将钼列入保护性开采矿种,从2011年开始实行开采总量管理,下达开采总量指标。这将使钼成为继黄金、钨、锡、锑、稀土后第6个被列入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据了解,工信部正制定《稀有金属生产、经营管理条例》,计划把稀有金属的开采、冶炼、加工、销售和进出口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此外,对稀土、钨、锑、钼、锡、铟、锗、镓、钽和锆等10种稀有金属进行战略收储的工作也在展开。研究收储的十种金属品种中,很多属于我国具有储量和产量优势的品种,如稀土、钨、锑。但在长期的开采利用过程中,并没有做到合理有序开采和节约利用资源,长期无序开采导致储量急剧下滑。且由于环保成本较低,相关品种的市场价格长期大幅低于实际价值。 14种稀有矿产原料列入欧盟紧缺名单 2010年6月,欧盟委员会发布题为《对欧盟生死攸关的原料》的报告,提出欧盟稀有矿产原料短缺预警及对策。报告在分析41种矿产资源对经济的影响和供应风险的基础上,将其中14种重要矿产原料列入“紧缺”名单,这14种矿产原料是:锑、铍、钴、萤石、镓、锗、石墨、铟、镁、铌、铂族金属、稀土(包括钪、钇和镧系共17种稀有金属)、钽和钨。这些原料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锂电池、光纤光缆和太阳能面板的制造工艺中,成为许多高科技产品和日常消费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日本、美国也早就建立起稀有资源的战略储备 由于国内资源短缺,长期以来,日本从中国进口大量廉价的稀土、钨、铟等国内高科技发展急需的战略资源,进行储备,储备的数量足够几十年使用。美国国内有丰富的稀土资源,但美国早就关闭了国内的稀土矿生产,转而从中国进口低价的稀土原料,相当于将国内的资源就地封存储备。 国内政策转向强势保护开采,优势品种有望建立定价权 保护性开采,稀土等矿产开采专项整治工作层层推进。 我国对稀土、钨、锑都实行保护性开采措施,下达开采和生产总量指标,实行出口配额管理。2005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提出对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进行专项整治。2010年10月,国土资源部发布关于省级稀土等矿产资源开发整合重点挂牌督办矿区名单的公告,对全国78个矿区挂牌督办,明确给出时间表在年内完成相关矿区的整合。11月,国土资源部又发布关于开展稀土等矿产开发秩序专项整治工作检查验收的通知,进一步督办稀土等矿产资源专项整治行动。力度空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