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电镀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电镀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

广东阳江:开电镀厂政府帮办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10-03-24  浏览次数:969

中国电镀网:华润集团、海螺集团、保利地产,这些业界大佬为何纷纷在阳江投下巨资?阳江实际利用外资增幅缘何能拿到全省第一?在很多地方出口下滑的情况下,阳江凭什么进出口增速能排全省第三位?

 

紧邻珠三角,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土地、劳动力资源丰富,开发强度不大;生态环境一流,旅游资源丰富……尽管有如此好的硬环境,但阳江的经济发展却一度持续低位徘徊,当地部分干部群众颇有怨言。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从软环境上着手,出重拳、下猛药。阳江市委书记林少春、市长魏宏广等主政者抓班子、促团结,抓治安、保稳定,惠民生、安民心,努力为阳江的发展创造政通人和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2008年下半年起,阳江市行政集中服务大厅全面整改,实行审批时间“双减半”,行政效率大大提高。2009年,作为全省大部制改革的试点市,市政府部门一下子精简了32%。严格清理行政审批事项,阳江全市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49项,进一步厘清了政府、市场、社会的边界。与企业同呼吸、共患难,帮助五金制品企业提高了出口退税率,开展工业企业服务月活动,帮助企业解决370多个突出问题。

 

改革措施的推进,投资者对此深有体会:“现在到政府部门办事,跑路的时间短了,要交的钱少了,我对在这里发展充满信心。”

 

干部群众人心思上,大家齐心协力谋发展。2009年进京上省上访人数大幅减少,后退到全省第17位。坚决打黑除恶,建立覆盖城乡的防控网络,阳江一举成了我省社会治安满意度最好的地区之一。

 

人气顺了,摩擦少了,阳江各级干部工作起来阻力少了;门好进了,笑容多了,老百姓办起事来就容易很多。无论是机关干部,还是普通群众,大家都是一心一意谋发展。正是因为有了一个和谐向上的良好氛围,阳江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大提速也才有了内在推动力。

 

■案例

 

从坐等审批到

 

主动上门服务

 

面对2008年以来国内外严峻的经济形势,阳江市委、市政府深刻认识到,政府部门不能只是坐等企业前来审批办事,而必须做到与企业“同呼吸”,只有主动上门服务才能帮助一些企业渡过难关。为此,该市出台了“救市”的一揽子计划,积极开展工业企业服务月等活动,取得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初步成效。

 

2009年,阳江市高效兑现各项外贸促进政策,争取各类扶持资金4000多万元,资助企业250家。通过积极向国家、省争取,从6月1日起,五金刀剪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由5%提高到9%,解决了相当一部分企业的燃眉之急,阳江95%的五金刀剪产品因而受益。

 

2009年4月,该市开始了为期3个月的工业企业集中服务月活动,市直40个涉工职能部门分工负责挂点联系24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深入企业调查研究,收集了企业反映的300多个需要解决的问题,经梳理后按职能分工分解到各职能部门,促使企业一些拖延已久的难题得到了解决。

 

阳江还坚持实行市领导挂点帮扶制度。每年确定35户重点企业及35个工业项目实行市领导挂点联系帮扶,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推动企业做大做强。

 

在政府部门的积极帮扶下,去年阳江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4.1亿美元,同比增长13.2%,增速在全省排第三位;实际利用外资1.74亿美元,同比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完成进度和增幅均居全省第一位。

 

窗口围绕投资者转,部门围绕窗口转

 

投资服务中心成企业贴心保姆

 

去年底,华润水泥(阳春)有限公司、广东港城水泥有限公司均在两三天就办好了工商登记、印章备案、税务登记、组织机构代码申领、外汇登记、银行开户等手续,阳江市行政集中服务大厅的效率之高、服务之好让投资者连声称赞。

 

如今,阳江市和各县区都建立或者改造了投资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贴身式”等服务,不断完善服务项目,强化服务手段,坚持实行“马上办”和承诺“办结工作日”制度,有些还推出代办服务,对审批项目进行跟踪、指导、协调和免费代办。四级联网的电子监控系统,则有效杜绝了“暗箱操作”、“人情审批”和权钱交易,优良的政务环境对地方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

 

中心办理审批的事项增加10倍

 

欠发达地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能否为投资者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是一个关键。阳江市尽管早在1999年就在省内较早成立了投资服务中心,但2008年7月之前,该中心却只有28个单位入驻,办理的事项也只有26项。

 

2008年8月开始,阳江市行政集中服务大厅进行了全面整改,市直48个职能部门和机构所有涉及许可及非许可审批、收费和服务事项的262个事项全部都已进入行政服务大厅集中办理,并确保窗口人员到位,应进事项到位、充分授权到位、服务到位、管理到位、依法行政到位,办理多项实行“双减半”承诺,真正落实了“一门受理、窗口办理、统一收费、承诺办结”的“一站式”服务,大大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

 

所有审批项目“双减半”

 

现在,阳江市大部制改革后所有部门的200多项涉及企业设立、投资项目、建设工程项目的许可及非许可审批事项和公共资源交易,全部集中在行政集中服务大厅办理。各进驻单位按照“赋予事权、单轨运作、并联审批”的原则,实行“前台受理、后台审批”的服务形式,凡是在窗口受理的各项业务,从受理到办结发证都在窗口完成,各单位本部不再受理。同时,创造性地在大厅内设立了党群工作服务窗口,集中办理组织部、团委、总工会等党群部门的22项服务事项。

 

按照“窗口围绕投资者转,部门围绕窗口转”的服务理念,阳江市投资服务中心大力推进流程优化再造,重点从简化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优化审批流程、免费代办服务等环节入手,抓好企业注册登记和建设工程项目两大类的审批流程优化再造,并逐步实行并联审批,所有审批项目做到了“双减半”,即承诺时间比法定时间减半、实际办结时间比承诺时间减半。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显示,所有审批事项都在“双减半”期限内办结。原来办理企业注册登记需要5个工作日,现缩短为2个工作日以内,最快的可在1个工作日内全部办结,大大提高了审批效率。

 

主动代办,建设服务型政府

 

为建立完善的审批服务体系,推进建设服务型政府,优化投资环境,2009年阳江市投资服务中心还加强了代办服务,对重大审批事项及市委、市政府交办的事项,进行跟踪、指导、协调和免费代办。

 

广东省商业集团仓储物流项目、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通用航空运营和服务基地项目等一大批重点项目都得到了周到、细致、贴身的跟踪服务工作,推动招商工作走上“引得来、留得住、以商养商”的良性发展轨道上来。

 

2009年,江城区以投资服务中心办证大厅整改为契机,做好新办企业的跟踪服务,主动为企业代办各种证件,力促企业早日上马投产。对招商引资落户江城区的重点项目,只需投资者提供身份证件以及有关的资信证明,该项目一切办证手续全部由相关工作人员负责代劳,免费为企业“跑腿”,直至在承诺的时间内办妥有关证照手续,使该项目顺利投产或开业。一年来,该区投资服务中心为元山养殖有限公司、江明电镀有限公司等122家企业办理了一切开业所需的证照手续。

 

行政审批电子监控四级联网

 

“办证全程都有电子监控,一旦违规操作就要受到警告,不及时纠正就可能吃黄牌、红牌。”阳江市某机关工作人员说,如今一项行政审批事项,从受理、承办、审核、批准到办结出证,无论哪一个环节,电子监察系统都会实时监控。自2007年11月阳江市启用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以来,全市共有40个部门、308项行政审批事项纳入“电子眼”的监控范围,行政审批效率比以前大大提高。

 

2009年11月,各县(市、区)均建成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实现了省、市、县三级联网监察。今年,电子监察向镇(街道)延伸,行政审批的监控范围进一步扩大。据相关统计,目前,市直机关纳入系统监察审批的事项中,即办业务占5.8%,2―5个工作日结办的占72.4%,5―10个工作日结办的占11.8%,10个工作日以上结办的占10%,平均审批期限缩短为2.65天,提前办结率达98%,一年来黄牌、红牌零记录。

 

■成功探索

 

阳江实施大部制改革为欠发达地区探路

 

2009年12月,阳江的大部制改革方案获得批准,作为全省欠发达地区的改革试点,市政府工作部门由原来的37个减少到25个,精简比例为70%,涉及调整、撤并、整合的政府工作机构26个,调整比例为70%。对此,省编办有关负责人认为阳江是我省改革力度最大的地级市,阳江在全省地级市中机构最为精干。

 

2009年12月10日召开市政府机构改革动员大会,12月18日就任命了市政府工作部门的新领导班子,12月25日新组建的按单位集中在一个办公地点办公。尽管本次机构改革范围之广、力度之大,都是阳江建市以来之最,由于市委、市政府原则和态度明确,思想工作细致到位,所以干部职工思想稳定,所有部门工作在半个月内基本走上正轨,做到了改革和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改革范围延伸到党群机关

 

与首轮就进入全省机构改革试点名单的广州、深圳、珠海、顺德4个地方不同,阳江是在最后一刻,被定位为“欠发达地区的探路者”,“增补”到了先行先试的名单中。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阳江大胆先行先试,积极为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探路,将改革范围从政府系统延伸到党群机关,并通过合署办公的方式统筹党政、党群机关设置。

 

该市有关负责人认为,阳江人口不多,地域不大,经济相对落后。在这样的市情下,统筹党政群机构设置,有利于整合资源、理顺关系、形成合力、发挥整体效能。因此本次机构改革,该市对存在职责交叉的政府、党委机关和人民团体,通过采取合署办公的模式进行统筹设置,如侨联与旅游和外事侨务局合署办公、文联与文广新局合署办公、科协与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局合署办公。

 

因地制宜突出大部门体制

 

改革中,阳江市将“在更多领域探索建立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确定为改革的主攻点,努力构建大发改、大贸易、大人事、大城管、大交通、大规划、大文化、大旅游以及大统一战线等功能定位准确、部门数量精干的大部门体制。

 

按照汪洋书记关于“阳江要建设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城市”的指示,围绕打造“五地一城”(全省“双转移”示范基地、沿海临港工业基地、中国五金刀剪产业基地、国际休闲旅游度假胜地、环珠三角现代农业基地和广东宜居创业滨海新城)的城市战略定位,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整合科技、工业和信息产业职能,组建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局;整合农业、林业、畜牧业资源,组建农业和林业局;发挥旅游和外事侨务的优势,组建旅游和外事侨务局;整合建设、房管、规划资源,组建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精简机构并不意味着盲目追求机构总数少。阳江还结合本地实际,进行了一些必要的、灵活的调整,力求使新的机构设置有利于阳江的长远发展。例如农业局、林业局、农办以及畜牧兽医局合并,但却保留了海洋渔业部门,主要是考虑到该市海洋资源丰富,2009年渔业总产值74.2亿元,水产品出口3.1亿美元,增长51.6%,增速居全省首位。单独设置海洋与渔业局有利于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充分发挥“海洋市”的优势。

 

行政审批许可类事项减少1/4

 

改革中,阳江市按照综合设置“大科室”的思路,归并整合职责交叉的内设机构,其中涉及整合的部门,内设机构精简20%以上;不涉及整合的部门,也按照“一项职责由一个内设机构承担”的原则,对内设机构进行整合。调整后,市直机关政府工作部门内设机构精简51个。

 

通过建立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进一步厘清了政府部门之间的权责关系,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现象的产生。大部制改革之后,阳江市政府机构数量大幅减少,基本上实现了一件事情由一个部门办理。而且整合的部门搬至一个办公地点后,一方面降低了行政成本,另一方面也方便了群众。

 

本次改革中,阳江市决定保留行政审批事项222项。其中,许可类138项,比2005年第三轮清理确定保留的191项少53项,减幅超过1/4;非许可类84项,比各单位申报的193项减少109项,减幅超过一半以上。严格清理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规范了该市的行政审批行为,提高了审批效率,改善了政务环境和投资环境。

最新行业新闻2010年03月24日更新

网友关注排行榜

推荐图文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60039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