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电镀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电镀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

温州市落实电镀等行业减排重点监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10-03-31  浏览次数:770

中国电镀网: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经济领域,浙江省温州市已经以“敢为天下先”的创业精神赢得高分。与此同时,推窗见绿、鸟语花香,这是富裕起来的温州人最大的梦想。现在,这一切已不仅仅是一个梦想。2009年,温州市全力推进污染减排,成效显著。全市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两项污染减排指标双双实现大幅下降,并超额完成“十一五”减排阶段性目标任务。

 

落实减排重点监管

 

对106家国控、省控电镀、合成革、制革企业以及其他减排项目实行重点监管

 

环境是生存空间,环境是生活品质,环境是战略资源……可喜的是,在2009年的岁末,这样一段铿锵之语奠定了温州市2010年的基调:坚持生态环境优先战略,推进经济生态化、城市生态化、生活生态化,将自身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全力建设生态文明。循着这个基调,温州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城市转型的蜕变。

 

2009年,温州市、县两级环保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有效落实各项污染减排措施,并全面完成了污染源普查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体系和督察办法。据统计,温州市2009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2008年下降3.91%,比2005年下降14.79%,超额完成“十一五”减排阶段性目标任务;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8年下降5.54%,比2005年下降18.04%,累计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的120.3%,提前一年时间实现二氧化硫减排目标。

 

温州市在工程减排上求推进,不断加大污水处理厂建设投入。据了解,全市已建城镇污水处理厂12座,实际处理量从2008年的34万吨/日,提高到了现在的48.8万吨/日。此外,温州率全国之先推广碳汇造林活动,今年全市将继续在苍南等9个县(市、区)进一步落实第一期15个总规模9.2万亩的碳汇造林项目,并增加个人购买碳汇的银行“销售点”,发动企业、团体、个人,参与温州绿色碳基专项建设项目。

 

同时,温州市将以推广应用节能减碳和低碳技术为基础,加快构筑具有温州特色的低碳经济体系。

 

在结构减排上,温州市积极推进严管区整治和小火电关停。完成了“一江两业十六区”共18个环境污染严管区的整治任务,“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顺利推进,先后关停了温州龙发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东屿发电厂、平阳水头制革基地、鹿城制革基地、永嘉造纸业、洞头水产品加工等210多家落后产业和污染企业。在“811”环保行动中,温州市以“一江二业十六区”为主抓手,深入推进鳌江、全市电镀业、平阳水头制革等重点流域、区域污染整治,切实改善平原河系水质,维护饮用水水源安全。

 

2008年以来,温州市政府又在《温州市“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中确定了楠溪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江南河网等9个市级督办重点环境问题,两年来整治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突破,预计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整治任务。

 

在监管减排上促提高,温州市环保部门始终保持高压环境执法态势。全市对106家国控、省控电镀、合成革、制革企业以及其他减排项目实行重点监管,开展限期治理。据悉,温州市省级“飞行监测”达标率由2008年的53%提高到了2009年的81.3%。

 

在督察减排上抓落实,通过开展专项督察杜绝一切违法排污现象。温州市“生态办”会同市环保、市政园林、经贸等部门针对各地在污染整治、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脱硫工程等方面进行跟踪指导和督察;对污水处理厂实施现场督察制度,加强了对城镇污水处理厂的管理;市“减排办”对全市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每两个月一次的减排督察,各级监察支队每月至少一次对12家已投运的污水处理厂进行现场检查。

 

温州市在减排宣传上重实效,通过组织开展“让江河休养生息”、“生态文明在温州”、“生态环保行”等大型主题宣传活动,增强了全民的减排意识,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除此之外,温州市还将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目标责任制考核,实行节能减排工作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有力保障了“十一五”期间污染减排任务的全面落实。建立全市降低非电煤耗的专项考核机制,有效遏制非电煤耗的增长;加强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环境监测监控体系建设,督促新建污水处理厂和工业企业治理工程安装在线监测监控系统。全市目前已安装在线监测监控设施453套。

 

同时,努力深化减排政策,积极推行绿色信贷。市环保局与市经贸委、兴业银行温州分行联合设立温州市节能减排项目专项贷款,专门拨出50亿元贷款新增额度用于节能减排贷款项目,帮助企业解决节能减排建设项目中的资金需求。

 

确定生态环境优先战略

 

温州市始终坚持生态立市的理念,建成一批省级和国家级生态县、生态乡镇、生态村

 

有人认为温州从来就不缺山清水秀,但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微妙,似乎很难将两者完美结合。

 

事实证明,生态优势也能转化为经济优势。在污染整治的基础上,温州市合理开发生态资源,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和高效生态农业,去年,文成成功举办了中国森林旅游节,生态经济实现了新发展,山野林地成了农民脱贫致富的聚宝盆,全年仅旅游收入就达到了9.08亿元,增长28.1%。泰顺凭借着“青山、绿水”卖起了生态,全年共接待游客81.8万人次,在金融危机年全县GDP仍实现了23%的增长。

 

理念决定行动。从2003年启动生态市建设以来,到今年生态环境优先战略被确定为温州市发展的五大战略重点之一,温州市始终坚持生态立市的理念,建成一批省级和国家级生态县、生态乡镇、生态村,着力建设宜居城镇和优美乡村。(全市已建成11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1个省级生态县,128个省级生态乡镇,165个市级生态乡镇和661个市级生态村。)为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温州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持把沿海产业带建设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2009年全面启动沿海产业带环境承载力研究暨规划环评,为温州产业、城市、生态和谐共融的“滨海时代”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据了解,今年,温州将以更大的投入来完成减排目标和任务,全面启动列入省级中心镇和直接排放鳌江流域、温瑞塘河、瑞平塘河水网的重点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强化已建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建立健全在线监测监控设施运行管理制度,促进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率和污染物排放达标率的提高;针对规模以上非电企业核定年用煤总量,通过建立倒逼机制,促进企业加强生产控制和技术改进,巩固提高二氧化硫减排成效;对具备一定条件的工业园区(基地),分期分批实施集中供热项目建设。同时,温州市还将通过环保“五进”、环保讲师团、环保督察团等活动,引导公众积极投身污染减排等环保行动中来,逐渐从污染减排向公众环保转变。

 

绿色创建蓬勃发展

 

全市已分别累计建成国家级、省级、市级绿色学校6个、91个和300个

 

温州市“12340”市情民意调查热线最新一次有关市民关心的热点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在被问及的10多项热点问题改善情况中,市民对生态环境改善普遍表示认同。

 

生态环境一直是温州市民较为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随着近几年温州市生态市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生态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调查表明,2009年,居民对环境保护问题的关注程度为13.7%,比上年明显下降,多数居民认为2009年温州市生态环境有所改善。近八成的被访者对全市主要干道的路面修整与亮化工程、日常生活垃圾收集、垃圾中转情况表示满意。

 

近年来,温州市环保局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着力营造全社会参与生态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市环保局还建立市民环保督察团、环保讲师团等公众参与平台,积极引导广大群众树立生态意识,树立绿色消费理念,使生态建设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同时,绿色创建活动也蓬勃发展。目前,全市已分别累计建成国家级、省级、市级绿色学校6个、91个和300个,国家级、省级、市级绿色社区3个、60个和120个,省级、市级生态环境教育基地5个和14个。

 

可以期望,搭上生态文明的班车,若干年后的温州将是一个水更清、地更绿、天更蓝、城更美,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社会繁荣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宜居之城。

最新行业新闻2010年03月31日更新

网友关注排行榜

推荐图文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60039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