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电镀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电镀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

上海:关停7800个污染企业或生产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10-02-05  浏览次数:815

中国电镀网:关停7800个污染企业或生产线,实施大规模产业布局调整

 

为世博创造良好环境

 

上海市把调整产业结构,作为节能减排的治本之策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取得了积极成果。

 

据上海市环保局局长张全透露,上海产业结构调整进展顺利。1994年以来,全市关停7800个污染企业或生产线,实施了国内最大规模的产业布局调整。近两年来,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迈得更大。2008年,完成产业结构调整项目522项,累计年节约标准煤130.1万吨,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上年下降5.05%,取得了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为世博会的顺利举行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节能减排方案有何目标?

 

淘汰劣势企业,实现节能300万吨标准煤

 

上海市的环境问题,具有典型结构型污染的特点,第二产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超过70%,多数工业企业属于一般污染或严重污染,大部分企业工艺设备水平一般或比较落后,大量企业选址与城市规划不相符,导致厂群矛盾比较突出。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上海市委、市政府抓住经济发展、城市改造中的各种机遇和改革开放有利条件,按照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要求,大规模调整城市布局和产业结构。近年来,上海市委、市政府明确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上海市市长韩正多次强调:“协调好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全面改善上海环境质量的关键一环。要把环境保护作为淘汰后生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力量,促进上海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他还提出,上海的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工作要做到“四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城市布局调整,二是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三是有利于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四是有利于环境质量改善。

 

2007年,上海市政府颁布了《上海市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方案规定:“十一五”期间,上海市调整淘汰劣势企业、劣势产品和落后工艺3000个左右,实现节能300万吨标准煤;基本完成水泥、铁合金、小钢铁冶炼调整和淘汰任务,集中调整电镀、热处理、铸造、锻造等生产工艺,加快推动纺织、化工、医药、建材、塑料、皮革、陶瓷等行业淘汰落后工艺和产品。

 

产业布局调整要做什么?

 

建都市型工业园区,关停污染较严重的企业

 

上海市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以污染工业区整治为重点,推进全市产业结构调整。

 

第一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吴淞工业区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优化工业布局,推进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发展冶金、新材料、仓储运输等主要产业板块,结合就地资源综合利用、调整发展新型建材工业,根据市域化学工业布局的优化、逐步调整淘汰落后化学工业,对治理达标无望、无效益的重污染企业实施关停;要求桃浦工业区,按照“控制发展总量、优化工业结构”的原则,调整工业区产业产品结构,逐步形成以精细化工为主,燃料、化纤为辅的生产基地。

 

第二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强调: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完成《吴淞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把桃浦工业区基本建成为都市型工业园区,加快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关停污染较严重的企业、生产线和产品,大力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高产出、清洁型产业;启动吴泾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按照本市工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立足于区域布局、产业产品和能源结构的调整,以烟尘、工艺废气治理为重点,鼓励清洁生产,加快淘汰落后工艺。

 

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规定:以产业结构调整与基础设施建设为根本措施,削减工业污染,实现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以吴泾工业区综合整治为重点,带动传统产业结构升级和企业技术改造,深化工业污染防治。

 

在实施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过程中,经过各级政府、有关企业及企业职工共同努力,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很大成绩。如吴淞工业区共调整关停了污染严重的17家企业和40条生产线;至2005年,桃浦工业区对21家产生恶臭气体的企业实施了产业、产品的调整,其中:关停了上海制药六厂等4家企业,调整了敦煌化工厂等6家企业或生产线,对振华造漆厂等8家企业实施了产品结构调整并对工艺废气进行治理;吴泾工业区已整体关停了上海碳素厂、泾骆化工厂等污染严重企业,关停了吴泾化工有限公司12万吨合成氨生产线等,搬迁了3家废气污染严重企业。

 

怎样发展三二一产业?

 

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

 

根据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需要,上海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实现二、三产业共同推进经济发展;按照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的方向,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注重发展集群经济,实现产业布局结构的转变。

 

工业发展坚持了环保优先的原则,优化工业发展模式,严格建设项目审批,调整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坚决淘汰落后技术和产品,发展现代制造业,培育高科技产业,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经过多年的努力,上海市按照市区体现繁荣繁华、郊区体现实力水平的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形成比较合理的功能布局。

 

中心城区在强化信息、金融、商贸功能,集聚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型工业的同时,还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和工业建筑,规划建设了一批知识密集、多元文化、充满活力的创意产业集聚区。

 

制造业由中心城区向郊区大规模调整转移,郊区制造业各项经济指标目前已占全市比重的85%左右,基本形成了以微电子、上海国际汽车城、上海化学工业区、精品钢材、临港装备产业、船舶制造六大产业基地为龙头、市级及以上工业区为支撑、区级工业区为配套的工业布局体系,成为支柱产业发展的载体。

 

工业布局调整对改善市中心区、郊区城镇和其他集中居住区环境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企业自身发展和污染治理提供了空间条件,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据统计,2008年,上海第三产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达到53.7%,第二产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下降到45.5%。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精品钢材制造业、成套设备制造业、生物医药制造业等6个重点发展工业行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3.7%,高技术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4.8%。

 

按可比价格计算,上海2008年生产总值是1990年的6.9倍,2008年工业总产值是1990年的13倍。同期工业废水年排放量由13.32亿吨降为4.41亿吨,减少了66.9%;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由72.4%提高到93.8%,提高了21.4个百分点。1990年规模以上单位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5.51吨标准煤,2008年降为0.958吨标准煤。

 

从工业废水年排放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的大幅度降低,可见工业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全市燃煤量1990年为2580万吨,2007年为5259.53万吨,翻了一番多,而全市烟尘年排放量从1990年的18.93万吨,降至2008年的10.63万吨,减少了43.8%。

 

通过近几年实施的燃煤机组脱硫工程建设和清洁能源替代,上海市二氧化硫排放量得到大幅度削减,全市二氧化硫年排放量从1996年的历史最高值54万吨,降至2008年的44.61万吨。上海市还有效地控制废水中重金属、石油类和废气中粉尘排放。

最新行业新闻2010年02月05日更新

网友关注排行榜

推荐图文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60039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