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电镀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电镀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

2009年铁矿石谈判的得与失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10-01-07  浏览次数:731

中国电镀网:自中国2003年参加铁矿石年度谈判以来,没有任何一年的形势像09年一样乐观: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跌,经济复苏的前景暗淡,这给了自参加铁矿石谈判以来从未有胜绩的中国绝佳的“压价”翻盘机会。

 

特别是,鉴于从2003年到2008年,代表中方的宝钢在每年的谈判结果都导致铁矿石价格的连年上涨,2008年更使中国钢企接受了最高涨幅达96%的谈判结果,导致国内各界的极度不满。2009年,中钢协取代宝钢代表中国与三大铁矿石巨头进行谈判。2009年铁矿石谈判从2008年11月开始。中方一开始就确立了“以量换价”的原则,和历次谈判的艰难一样,直至2009年5月26日,力拓发与日本新日铁公司达成2009年新财年度铁矿石合同价格,粉矿和块矿分别比去年长期合同的价格下降32.95%和44.46%,这意味着主要进口铁矿石品种仅获得33%的降幅。尽管这是近8年来国际铁矿石价格基准价首次下降,但是在这个特别的时期,33%的降幅远远低于中方40%的降价预期。

 

对于这样的结果,5月28日,全球第四大钢铁企业韩国浦项,也跟随新日铁接受这一“首发价”。在沉默数日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5月31日发表郑重声明:“中国钢铁企业不能接受这个价格,不予跟进。”中钢协认为,33%的降幅没有客观真实地反映今年国际市场铁矿石供需市场的变化形势,并且会造成一个残酷现实——“这个降价幅度将造成中国钢铁生产企业全面亏损。”这意味着,中国以宝钢为首的钢企们将继续与三大矿商面对面地较量,再一次艰难谋求“中国价格”。

 

在6月30日中外铁矿石长协价格谈判传统最后截止日期之前,中国与三大铁矿石巨头的谈判没有达成结果。在谈判陷入僵局的情况下,中方与以力拓为代表的三大巨头之间的博弈亦陷入复杂化的局面,中国企业一方面事实上以日韩的价格采购,另一方面,随着大宗商品价格的回升,力拓的态度越发强硬,等为逼迫中国钢企就范而威胁断供,处于漩涡中的中钢协则坚持40%的降幅不动摇,双方“斗气”有升级趋势。戏剧性的变化出现在7月9日,上海市国家安全局以涉嫌窃取国家机密拘捕了胡士泰等力拓上海办事处的四名员工,全球侧目,被视为中国清理钢铁行业“内鬼”和回击力拓强硬态度的举措,8月份,此事件虽然最后被降格为涉嫌窃取商业秘密处理,但已经成为09年铁矿石谈判的标志性事件。但中钢协强硬的态度不仅被三大巨头诟病,亦引发了国内钢铁企业的不满。

 

在与三大巨头的铁矿石价格谈判中,中钢协没达成任何结果,对于铁矿石进口市场混乱秩序的整顿,也乏善可陈,使得国内钢铁界利益矛盾更为加剧。在巨大的压力下,8月17日,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公开表示,以宝钢为代表的中国钢企与澳大利亚FMG达成2009年下半年铁矿石价格协议,FMG公司承诺销售给中国钢铁企业的铁矿石实行统一价格,粉矿降幅为35.02%。但这个被中钢协宣称为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价格不仅没有得到三大巨头的承认,甚至在国内亦引发了巨大的质疑。FMG作为一个小矿山,其产量不足中国进口矿石的4%,而且,其给予中国的价格附加了60亿美元的融资条款,因此,这个价格只能视为中钢协挽回颜面的“面子价格”(一度还传出FMG将废除优惠价格的消息)。至此,坦率地说,首次代表中国谈判的中钢协迎来的仍然是尴尬而苦涩的失败。

 

铁矿石谈判话语权的缺失是全方位的

 

笔者认为,对于2009年铁矿石谈判结果的评价,尽管不了了之,但09年的谈判,对于中国而言,并非一无所获。可以说,通过中钢协与三大铁矿石巨头的博弈,各界对中国铁矿石谈判的深层反思,更有利于在未来的谈判中制定正确的应对策略,而不是一味的付出沉重代价的讲面子。

 

实事求是地说,2009年铁矿石谈判的艰难,与“中国需求”的极度旺盛不无关系,这成了三大铁矿石巨头坚持强硬态度的最坚强的后盾。在以四万亿为代表的经济刺激政策下,中国的铁矿石需求创历史新高。以2009年前8个月的数据为例。海关数据显示,累计今年1到8月的数据,中国铁矿石进口量为4亿多吨,同比增长了32%左右。前8个月中国铁矿石现货矿占进口总量比重高达82.74%,贸易商大量进口造成中国铁矿石进口超量。而预计2009年全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占世界海外贸易量的60%,在如此巨大的需求下,铁矿石谈判的难度可想而知。

 

旺盛的需求之外,是国际投行对铁矿石市场的推波助澜。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与其说是被力拓等供应方所决定,毋宁说很大程度上是国际投行操纵的结果。比如,对于明年的铁矿石价格,美林等国外投行大多看多,认为至少有20%以上的上涨空间。日本野村证券认为,2010年铁矿石合约价格预计将上升30%,2011年再上升10%。明年铁矿石价格将上涨20%-30%成了某些机构的“集体看法”。而作为铁矿石最大需求方的中国却对此没有话语权。

 

而国内钢铁行业利益关系的复杂和诸多的陈规陋习让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彻底丧失了议价权。在中国整个铁矿石市场,由于利益关系之复杂,从来都不是铁板一块。首先,作为行业协会的中钢协,并非中国全部钢铁企业的代表,而只是清一色的72家国有钢铁企业的代言人,中小钢企被排除在协会之外。其次,在铁矿石贸易领域,享有进口资质的企业也只有72家,大量的钢铁企业并没有进口权,这导致一些大型钢企通过高价倒卖铁矿石给没有进口资质的中小钢企,赚取长协矿价格与现货价的巨大差额利润。这种扭曲的利益分割决定了在谈判中,很难具有共同的利益和声音,出现中小钢企倒戈更就毫不奇怪。再次,各级政府在铁矿石谈判中拥有极大的话语权和政策资源,这无疑给力拓等铁矿石巨头提供了更多的寻租的机会。

 

铁矿石谈判的屡屡败北,和铁矿石巨头在中国肆无忌惮的寻租和刺探情报行为,根子在扭曲的利益链条和体制。国有大型钢企的谈判和进口特权,民企的歧视待遇,政府公权力在铁矿石谈判中的无处不在,给国际三大巨头巨大的可乘之机。因此,中国在铁矿石谈判中话语权的缺失,原因是全方位的,必须从根本上进行彻底的整治,方能摆脱被动局面。

最新行业新闻2010年01月07日更新

网友关注排行榜

推荐图文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60039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