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预测,2009年,全球经济运行速度仍将持续明显趋缓。有专家称,不管是新兴市场还是比较成熟的市场都将继续遭受金融危机的威胁,相关信息显示全球经济在2009年上半年转暖无望。他们预测,全球GDP在2008年艰难上升3.6%后,在2009年大约只会有2.9%的上升空间,在2010年有望复苏,增幅预计为3.8%。全球化工行业在2004年飙升5.4%后,2008年的增幅只有2.2%,2009年会继续下挫为1.5%,在2010年复苏时的上升幅度也仅为3.3%。
面对恶劣的经济环境,我国涂料行业如何削减成本、如何调整产品结构、如何选择市场……这一切的问题都依赖于一个核心问题的回答:如何应对环境的变化,调整并确定新的竞争战略?
在经济危机之下,2009年注定是动荡的一年。涂料企业战略的制定是建立在对于未来情景的一种预判,是将未来的风险与机遇和自身竞争力的结合,并由此反观和规划现在及长远的行为。由此,对于外部环境的有效把握,将是企业战略制定的关键。
外部生存环境差
2008年困难,2009年更加困难,这是对宏观经济走势的主流看法。据分析,中国经济下行的周期一般不低于3年,更何况当前我国面临的内外部经济大环境相对更为严峻。因此,以本轮经济周期的顶点2007年估算,有可能要到2010年我国经济才能走出“底部”。
在整体经济环境不好的背景下,我国涂料业也举步维艰。去年9月以后,涂料消费需求明显锐减,行业整体呈现出一片低迷。尽管国家大力拉动内需,但对于处在下游市场的涂料行业来说,在短时间无法受到政策惠及,产生不了立竿见影的拉动作用。因此,多数业内人士表示,2009年上半年,涂料行业的发展形势依旧严峻,下半年是否能够回暖,还要看国家经济内需拉动情况而定。
企业“冬泳”正进行
2008年12月,化工行业巨头陶氏化学推出了大规模的“冬泳”计划,这其中包括裁员11%、关闭20个高成本的生产车间、暂停众多非战略性生产设施等。同样是在2008年12月,美国杜邦宣布裁员2500人,关停100条生产线,为其节约2.5亿美元。前不久,巴斯夫也宣布80条生产线关停,100条生产线降低开工率。
出口需求下行、国内消费需求难振、企业经营困难等情况在2009年很难有明显改观。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场普遍不景气的大环境下,涂料企业采取精简机构、降低企业成本虽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精简机构绝不等同于简单的裁员减产,而是要做到既不影响企业运转,又要真正降低运作成本,还需要与现有法律不抵触。
有管理人员建议,在行情不景气的状态下,精简机构不要采取常规的辞退方式。常规的辞退比较硬性,往往是因为员工触犯企业规定或技术达不到企业要求,这种情况是以后永不录用的;而在行情不景气精简机构时应该是能动性的劝退,既要赔付劝退者一部分劳资,又要承诺在企业以后需要相关人才时欢迎他们再来企业发展。
中小企业压力大
在金融危机的风暴侵袭下,我国的众多中小企业正在承受着空前的生存压力。原材料震荡、消费消极、融资无门,中小涂企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颈,日子十分艰难。
好在金融风暴发生之前的“人民币升值”、“新劳动法的颁布”“原材料涨价”等系列政策、市场的改变迫使中小企业提前思变。外贸企业开始将重心转到国内市场;中小型企业开始降低人力资本的使用,打造自己的品牌。
为稳定经济发展,国家决定增加投资4万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拉动内需。很多人担心,这些国家主导的投资将更加直接地作用于国企,而对一些中小型民营企业则无法顾及。为此,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曾经表示,当前政策应考虑帮助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度过困境,从根本上来说,必须要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目前,这种支持正在逐渐落实,冻结最低工资标准、允许困难企业延迟缴纳社会保险……这些举措的出台,最大的理由就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
多数业内人士已经认识到,当前的经济局势将会在涂料业内造成比较大的洗牌行动。根据市场法则,劣势的企业会被淘汰,优势的企业会存活下来,新的企业将脱颖而出。可以预期的是,中小涂料企业将在度过危机后重新焕发活力,所以,“品牌”与“创新”成为金融危机下众多企业在2009年乃至2010年的关键词。
坚持学习增实力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小企业要发展,中型企业要壮大,大企业要保持,都需要坚持不懈地学习。如技术人员不能闭门造车,需要学习先进技术;管理人员不能固守陈旧的管理模式,需要学习前沿管理方法;营销人员业绩不能停滞不前,要提升销售技巧和市场分析能力等。
要学习,就需要走出去。当前,许多高校、培训机构、咨询管理公司顺应市场需求,推引出一系列技术类、管理类培训课程,组织培训的高校和机构五花八门,课程的质量也是良莠不齐。如有些教授和专家口才很好,上起课来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但实战性很差,对企业在日常中碰到的实际问题也往往没有好的解决方法。故此,选择有企业管理经验的实战型专家往往优于一些名气大的理论型专家。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通过何种途径学习而来的东西,都需要和自身的实际联系在一起,因为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信息技术见实效
全面提高管理,实现企业信息化是最见效、最长期的方法。当前,涂料企业的规模、经济实力、技术能力已不再是判断其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主要条件,信息化应用程度已经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有利武器。涂料企业是否实现信息化,与经营利润、内部运营管理、产业技术优化等综合能力提高息息相关。
信息化技术首先解决的是涂料业供应链的问题。通过实现信息化,借助管理系统,可以杜绝销售人员的流动导致的大量客户流失;降低信息延迟和工作出现差错的几率;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得更清楚,财务预算更为准确,决策更加理性实时;对客户档案、销售人员的跟踪记录等管理更为完善,降低客户的流失率。
信息化技术其次是解决涂料企业的生产难题。实施信息化管理后,可以充分发挥生产管理部门的功能,做到有计划地选购原材料,有计划地生产,按标准领用原材料,使原材料在保证生产的情况下库存量降为最低,以减少呆料、滞料、废料的产生,生产线的绩效与产值直接挂钩。这样一来,企业生产计划的安排与调度会更为科学、合理,原材料的成本也得到了控制,有利于企业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改变模式利发展
金融危机引发出口下滑,我国开始反思自己的经济发展模式。过去的30年,为了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不惜牺牲环境,以廉价产品源源不断地供给他国。我国不但是一个制造中心,还是一个物流中心,资源和产品在这里汇集。相应地,我国已有的跨国并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关键的原材料。
但这一模式有可能从2009年开始的5年内发生改变,产品升级迫使国内企业提高对研发的重视,跨国公司研发能力也在加快向中国转移,未来的跨国并购,针对核心技术与能力的并购将会越来越多。
行业分析师们表示,全球涂料工业的并购活动与过去几年相比有所降低,但仍将持续活跃。国际涂料巨头将转向收购一些中小型的涂料企业以及那些拥有专利技术或生产线的公司。当然,面对国外一些涂料公司,我国那些拥有相当规模,并具备一定能力的企业可能会出手。如改革开放之初外资企业通过合资的方式曲线进入中国企业获取中国市场一样,中国企业同样可以通过曲线方式进入国外企业以获取其关键技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将加速到来协调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