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电镀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电镀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

金融危机:中国企业要坚持“现金为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09-02-05  浏览次数:828

金融危机正侵蚀着实体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在不断显现,在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造成的经济严冬中,中国企业如何实现软着陆,如何轻松愉快地“过冬”呢?对此记者专访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戚聿东教授。

 

记者:现在,全国从上到下都在讨论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这恐怕也是2009年中国面临的巨大挑战和考验。那么,以你的观点看,中国到底存在哪些挑战?

 

戚聿东:我们现在总在谈如何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对中国的不利影响,实际上,换个说法,表明中国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也发生了危机,不然,中国政府为什么会说2009年是“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为什么政府对宏观经济政策做出重大调整,从2008年初提出的“双防”宏观调控目标重点转向“扩大内需”?世界经济论坛近日发表的《2009年全球风险》报告称,中国经济增长率大幅降低可能会成为今年全球经济最大的风险因素之一。从各种宏观经济指标和微观企业、个人状况都可以明显地看出,中国经济确实步入了经济危机阶段。政府频频出台的包括4万亿投资在内的各种扩大内需政策都是在显示中国出现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发生的。

 

记者:你研究领域是工商管理,经常给企业家培训,也担任多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平时与企业和银行打交道比较多,就你所接触和了解的企业和个人现象看,企业面临怎样的困难?

 

戚聿东:(1)破产率和失业率的明显上升,其中珠三角、长三角、胶州半岛等沿海发达地区尤为明显。仅2008年上半年,中国已有6.7万家中小企业破产,下半年更是“破产潮”,估计2009年的破产企业将远远超过2008年。(2)价格战升温。甚至有了运输企业为了稳住客户而实行零价格运输的现象。(3)企业投资明显不足。民间投资意愿和倾向明显“偏冷”,更多的意愿和倾向是面对市场风险下的谨慎投资,“求生存”、“现金为王,落袋为安”是较为普遍的心理。(4)银行“惜贷”行为明显。某些政府支持的投资领域被银行认为是高风险领域,“惜贷”行为相当明显。而提高资产质量,有效防御风险业已成为今明两年的商业银行实际经营策略。(5)资本市场低迷,机构和个人投资信心不足。中国股票市场从2007年到目前已经缩水70%,我国起码有近亿的股民被深度套劳,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普通股民更多的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恐惧心理。(6)消费不足。面对预期未来收入的下降,个人普遍是“勒紧裤腰带过紧日子”的心理。(7)出口下降,外需明显不足。

 

记者:看来你对近期宏观经济形势比较悲观?

 

戚聿东:这不是悲观乐观的问题,而是无情的现实。尽管中央调控政策已经由原来的“双防”及时地调整为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了十项举措4万亿投资的计划,可谓“出手快,出拳重”。但我们要看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日趋严峻,而且随着时间的消逝,世界经济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必将进一步加深。也就是说,危机刚刚开始,还远远没有见底,即使到了见底之日,也不意味着经济复苏的“拐点”,经济还要在谷底运行相当一段时期。

 

记者:那么,你预测中国经济何时走出谷底而步入复苏阶段呢?

 

戚聿东:关于这个问题,最好从历史中寻找答案。远了不说,1989—1991年,我们在经济周期的谷底徘徊了3年,那时叫“市场疲软”。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讲话以后国民经济才开始启动。1998—2002年上半年,伴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们有4年多的时间在经济周期的谷底徘徊,那时我们称之为“通货紧缩”。

 

此轮我国经济周期谷底恰与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同步,根据历史的经验,我们要走出谷底迎来新一轮复苏,至少需要3年的时间,考虑到世界范围内的各国政府联合救市行动,以及中国政府“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所下的“猛药”,至少需要2年的时间,也就是2011年以后我们才能走出谷底而步入复苏阶段。至于专家们普遍预测的2009年第四季度就有可能走出谷底,我的确没有那么乐观。

 

记者:假如你所预测的都是正确的,企业应该采取什么对策呢?

 

戚聿东:首先,面对这场史无前例的金融危机和一定程度上的经济危机,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应该以坦然和理性的心态来我们来面对,这是经济周期规律客观作用的必然结果,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历史上国内外这样的经济危机已经发生很多次了,大可不必感到恐慌。退一步讲,即使什么措施都不采取,天也塌不下来。毕竟,这是周期性规律。何况,还有全世界各国政府的联合救市行动呢?

 

第二,经济危机是从宏观总体上表现出来的,而且对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并不意味着每一家企业和每个家庭都是负面影响。毕竟,再繁荣的市场也会有企业破产,再萧条的市场也会有火爆的企业。历史表明,大学教育、心理医生、社区服务、基层组织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往往较小,甚至需求更加强劲。在这种情况下,受危机影响大的企业需要检讨并汲取教训,受影响小的企业也要引以为戒。

 

第三,坚持“现金为王”理念,避免“黑字”破产现象。1996年以来,我在全国各种企业家培训场合,始终向我们的企业家灌输“现金为王”理念。因为,从资金循环的角度看,投资形成资产,资产在于形成产品,生产产品的目的在于销售出去,销售出去在于获取利润,利润必须转化为现金。如果利润转化不了现金,企业下轮生产周期就无法启动,整个资产和人力处于闲置状态,表明企业已经处于黑字破产状态。黑字破产这个概念是相对于传统的赤字破产而言的,传统的破产都是指赤字破产,即长期亏损资不抵债形成的破产。而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们发现,很多企业的破产账面上有大量利润,资产负债率也很正常,但此时的利润是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核算出来的,如企业赊销也会形成利润,但这种利润并没有到手,没有转化为现金,只是一种债权。一旦发生坏账或者信用期太长,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无论是进货还是支付工资,无论是支付股利还是税收,无论是再投资还是还贷,最后都会由于没有现金而导致无法兑现,这种情况下即使获取了利润还是空的,企业只好处于“黑字”破产状态。这里的“黑”字来源于墨水颜色,有利润账上是黑颜色,亏损在账上是红颜色,于是有了赤字和黑字之说。细想一下,此轮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大量企业破产大量是因为资金链条断裂而形成的。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该永远坚持“现金为王”理念,并把这一理念贯穿于融资、投资、营运、分配等再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的日常管理当中。

 

第四,合理调整资本结构,避免赤字破产。企业应该有多大资本做多大事,注重稳健成长。但在现实中,很多企业贪大求全,片面追求快速成长而过多依赖银行贷款。一旦遇到类似从紧货币政策等情况时,企业就会措手不及,釜底抽薪。在这方面,一定要坚持专款专用,避免长款短用和短款长用两种极端做法。长款短用,比如使用5年期的贷款去进货或者支付工资,会造成资金成本高昂,代价过高;短款长用,比如使用6个月的贷款进行固定资产投资,会造成还贷压力,导致赤字破产。另外,在日常管理当中,企业今后一定要注重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和债权人关系管理。

 

最后,企业一定要坚持以内涵式成长为主的路径,避免陷入资本运营陷阱。我不是反对企业进行资本运营,但是一定要建立在主业突出的基础上,这也是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求。但在现实中,很多企业一味地片面追求“短平快”式成长,比如进行委托理财、炒股票和期货、并购等等资本运营业务。殊不知,这些领域投资风险极大,极容易血本无归。另外,很多企业迷信像并购这类的快速成长神话,甚至有人主张中国企业应该趁美国金融危机到美国去“抄底”,大举收购美国金融类、资源类企业等,进而实现所谓的国际化。这里,我给有这种想法的企业泼点冷水,在并购市场上,如同商品市场上一样,永远是“买的没有卖的精”,人家为什么要卖给你?你凭什么去整合人家?我们一定要汲取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大举并购美国企业最后招致惨败的教训。

最新行业新闻2009年02月05日更新

网友关注排行榜

推荐图文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60039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