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电镀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电镀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

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业事业刚起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07-04-20  浏览次数:786

虽然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在国外已经有5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在我国,这仍然是一个新兴的产业,人们对于这个绿色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将会创造的巨大绿色财富潜力,仍然缺乏足够的认识。

参与企业数量少、规模小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正规的汽车再制造企业屈指可数。除了轮胎行业有100多家上规模的轮胎再制造企业,其他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企业总数不超过10家,而且受原材料来源及国家法规限制等原因,这些企业的产能普遍较小,产品也主要面向海外市场销售。

在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中,整车企业的参与可以说是必须的。然而记者发现,在这少得可怜的几家再制造企业中,除了济南复强动力有限公司和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动力分厂两家有整车企业参与外,其他均为外商独资或合资的企业。这与国外大的汽车整车企业的做法大相径庭。

零部件回收率低回收体系混乱

目前,欧美等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的范围已经涵盖了发动机、传动装置、离合器、转向器、启动机、化油器、闸瓦、水泵、空调压缩机、刮水器马达、油泵、刹车动作筒、动力控制泵和缓冲器等部件,并已在技术标准、生产工艺、加工设备、供应、销售网络、售后服务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汽车零部件的回收再利用基本上达到80%以上,丰田和福特等汽车巨头甚至可以达到95%的回收率。而国内目前的再制造产品,还主要集中在发动机、变速器、电机等附加值较高的汽车零部件上,对于其他零部件无论从技术、资金还是设备上,还无暇顾及。

产品回收体系不健全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我国汽车的市场保有量现已达到3585万辆,每年报废车辆200万辆。然而这200万辆的庞大市场,却由于《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限制和目前汽车再制造产品的回收、市场准入和监管办法方面的法规政策缺失,仍然让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企业面临着“无米下炊”的尴尬。

2006年4月,在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循环经济处向国务院递交的《关于汽车零件再制造产业发展及有关对策措施建议的报告》上,曾培炎副总理曾作出重要批示:“同意以汽车零部件为再制造产业试点,探索经验,研发技术,同时要考虑定时修订有关法律、法规。”

从目前的市场状况看,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行业只能算是刚刚起步。  

最新行业新闻2007年04月20日更新

网友关注排行榜

推荐图文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60039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