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化学委员会(ACC)的研究表明,进口在中国化工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2005年中国进口化学品700亿美元,化学品贸易逆差为410亿美元。尽管以中石化和中石油为首的一些中国公司部署大的投资计划,一些跨国投资项目也在使化工生产扩能,但中国仍然是化学品进口大国。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3大化工市场。 国外资深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石油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的增长速度甚至快于GDP增速。今后5~10年将有大量新增能力上马,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化学品仍将继续依赖于进口。据ACC报道,中国2640亿美元/年的化学品市场是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3大市场。中国己于2005年超过德国(化学品产值2230亿美元)成为第3大化学品生产国,然而中国的经济总产值仍未超过德国,仍居第4位。中国政府在两年多时间内通过调控以防经济过热。今年第2季度经济增速达到11.3%,是12年来中国增长最快的季度。最近的经济数据己使世界银行将中国今年全年的经济增长率从9.5%调高到10.4%。世界银行预计中国GDP增长率将下降至2007年9.3%。尽管经济发展将放慢,中国仍将是全球化学工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器。ACC预测2006年中国化工生产增长率为16.7%,相比之下,整个亚太地区的平均增长率为5.9%,世界的平均增长率为3.7%。ACC预测2006~2016年间中国化学工业产量年均增长率为10.4%,而亚洲为5.4%,世界为3.6%。中国已成为许多精细化工和医药公司低成本中间体的重要来源,中国在础化学品和下游衍生物方面的投资继续加快。 中国化工继续扩能。据SRI咨询(北京)公司对中国领先的化工生产商的排名,中石化和中石油是中国最大的化工公司,两家公司都拥有大型烯烃和衍生物能力扩增计划,至2010年总投资达200亿美元。分析人士预计这些项目将使中国乙烯能力翻一倍以上,达到约1500万吨/年。但是据SRI认为,到2014年中国仍将进口约1500万吨/年乙烯和衍生物,以及800万吨/年丙烯和衍生物。巴斯夫、BP和壳牌公司自2005年年中起已在中国分别投产了乙烯合资企业,但在未来的项目中海外跨国公司将较少参与。中石化投资260亿元的天津100万吨/年乙烯项目原拟与陶氏化学合资,但陶氏化学己于2002年撤出。沙特阿拉伯萨比克公司拟持股参建该项目。萨比克也拟与大连实德集团建立乙烯合资企业。中石化最近与科威特石油公司在广州南沙组建炼油石化合资企业己获批准,将包括100万吨/年乙烯装置。中石化与埃克森美孚和沙特阿美公司组建的合资企业,在福建泉港的80万吨/年乙烯装置将于2009年建成。中石化正计划全资拥有在上海漕泾、宁波和武汉的蒸汽裂解装置。由于新增能力投产,包括与巴斯夫和BP的合资企业,今年上半年,中石化乙烯产量增长24.5%,达到303万吨。中石油也于今年初开始建设在成都210亿元投资的炼油石化联合企业,将包据80万吨/年乙烯装置,定于2010年建成。该公司在抚顺的相似规模炼油石化项目也已启动。中石油还在独山子建设100万吨/年乙烯装置。其他一些在华的跨国投资项目也相继投产或规划建设。如壳牌/中海油惠州石化联合企业已于年初投产。巴斯夫和亨斯迈与中方合资在漕泾的10亿美元异氰酸酯联合装置已于最近投产。陶氏化学公司计划投资2亿美元在张家港扩增环氧树脂能力。中国在化学品方面的投资是世界上最大的,据ACC估计,2005年投资达到360亿美元。 中国化工继续为跨国公司提供发展机遇。今后15年内,中国将为跨国化工公司继续提供发展机遇。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占中国人口40%,但占GDP的60%。国家“十一五”规划将推动地区平衡。中石化和中石油自去年起实施重组计划。中石化于今年初以143亿元收购了4家子公司的股份。中石油也于去年收购了3家子公司的股份。中石化还计划收购仪征化纤和上海石化的股份。列入SRI排名领先的中国公司发展最快的要数中国化工集团公司,该公司通过有序发展和收购而快速壮大。该公司于2004年由中国兰星公司和昊华化学公司联合组建。该公司也收购海外资产,从CVC投资伙伴公司收购从事饲料添加剂的法国安迪苏公司,以及于今年初从埃克森美孚化学和ORICA公司手中收购澳大利亚烯烃和聚乙烯生产商凯诺斯(QENOS)公司。 煤制化学品仍然热潮涌动。居高不下的石油和天然气价格己使中国政府和化学工业转向从国内最廉价的也是最丰富的天然资源--煤来生产更多的化学品。中国是最大的煤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正在鼓励使用新的技术,如煤液化生产甲醇和二甲醚,以用作清洁燃料。这己促使大量小规模的甲醇和二甲醚项目聚集在中国富煤地区。2005年中国生产540万吨甲醇,其中350万吨由煤生产。总能力近900万吨/年的甲醇装置正在中国建设中,另有1000万吨/年能力处于计划阶段。无序扩能和低效率己引起政府重视,并计划整顿煤制化学品行业。在国家发改委直接倡导和推动下,中石化于8月初仍计划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投资210亿元建设煤制化学品项目,该项目能力为430万吨/年甲醇和300万吨/年二甲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