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陶氏化学来说,可持续发展并不是一个时髦的词汇,而是融入到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光荣传统”,当陶氏人这样描述陶氏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时,我们不需要太惊讶,要知道在“可持续发展”还被当做一个新鲜的先进理念在近年被介绍到中国时,陶氏化学已经完成了其第一个“环境、健康和安全十年目标”(1995-2005年),并在2005年又提出了更具挑战性的“2015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1994年,陶氏化学公布了其10年期的环境健康及安全目标,作为世界上率先这样做的化工企业,即使是实力雄厚的陶氏,也需要非凡的勇气。陶氏化学公司安全总监、环境健康及安全亚太区总监彭瑞国(GregBond)博士曾这样描述当年的情景:“当年作这个决定的确冒着很大风险,因为我们谁都不能完全保证可以实现这样的目标。特别是我们要随时向公众汇报相关的进展情况,让公众对我们进行监督,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而当时的公司负责人却这样告诉他忧心忡忡的经理们:“要做大事,就要有魄力,要敢于承担责任”,就是这句话,鼓舞着陶氏化学在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
有压力才有动力。在公众审慎的目光中,在其他化工公司的一片质疑声中,陶氏人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交出了一份令人惊叹的答卷:10年间,陶氏在产量增加31%的基础上使工业排放量减少56%。减少了73万吨固体废弃物排放,足够在270个足球场上堆积高达1米;减少了8300万吨废水排放,相当于80万中国家庭1年的用水量;节约了900万亿BTU的能量,足够800万美国家庭使用一年。而最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陶氏的这一战略还为公司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在1995-2005年间,公司共投入10亿美元改进流程和技术来提高能源效率、减少排放、促进安全生产,最终却得到了累计50亿美元的回报。这个事实彻底粉碎了化工企业对“可持续发展”经济性的最大质疑,让化工行业重新审视以往一直认为是“赔钱买卖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如今在陶氏,可持续发展已经被列为其全球4大商业战略之一,公司还专门设立了首席可持续性发展官并建立了相关团队,从产品研发、生产、商用、回收等多个产品生命周期提供环保、节能的解决方案。对此,彭瑞国这样解释道:“可持续发展对陶氏来说,就是确保我们每一个商业决策——无论是一项产品的研发还是一个生产基地的设计和运营——都必须以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来进行。”
2005年,陶氏制定了更加雄心勃勃以及更加有针对性的“2015可持续发展目标”,涵盖三大目标——通过创新和产品安全监管实现“可持续的化工”;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以及减少环境的影响。陶氏敢于应对这些全球性挑战,并不是好高骛远,在其背后支撑的是其强大的创新能力。仅在中国上海,陶氏就已经招募了220名技术人员并已经拥有了125项专利。目前陶氏化学已经在上述领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对整个产业甚至是全世界的未来持续发展都起到了推动作用。
陶氏一直致力于与各方合作,把自己全球领先的生产和管理知识和经验传授给中国的化工企业,带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彭瑞国博士表示,整个化工行业的价值链,从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到政策的制定方和监管方,每个环节都息息相关、紧密相连,仅靠一方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多方合作来提升整个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因此,陶氏2005年与中国环境保护部门合作开展了为期四年的“清洁生产”项目,在国内中小型企业中推广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实践。从2006年起,陶氏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合作开展了为期三年的“危险化学品管理国家试点项目”,向中国的中小化工企业传授环境管理的经验,帮助他们提升处理环境的能力,目前已有2500名相关人员接受了专业培训,31家企业通过项目审查。
除了以上提到的较大的举动之外,陶氏还在进行一些尽管很基础很细微,但对促进行业、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样重要的工作。
陶氏从今年8月份开始资助农业温室气体减排的项目,该项目主要是向农民提供培训和教育,改变他们收获季节燃烧秸秆的传统习惯,从而减少因大量燃烧农作物所产生的温室气体的排放。而陶氏的可持续发展城市项目则是号召陶氏的员工作为志愿者走进学校介绍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告诉孩子们在生活中可以采取哪些具体行动来改善继续恶化的环境,例如如何循环利用材料、如何更好地处理垃圾、如何减少对原材料的消耗等等。陶氏还将《责任关怀》规章翻译成中文,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接受这一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