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和制革行业是温州市瓯海区的两大“污染毒瘤”,如何通过环境整治实现绿色发展?
电镀行业 入园管理
2011年以来,瓯海区在开展前期整治的基础上,积极推动电镀产业进入园区,实现企业集中生产、治污和管理,推动全行业规范和可持续发展。
入园之前,瓯海区通过分类治理引导企业整合优化。其中,对非法电镀企业一律取缔,对合法企业采取规范化整治。关停治理无望的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进一步提升小规模企业。目前,全区74家非法电镀企业已全部取缔,减少废水排放13.5万吨/年;合法企业从114家优化整合为32家。
去年,为使企业顺利入园,瓯海区环保局一方面通过多次召开会议、上门宣传的方式,与电镀业主充分沟通,做好入园引导工作;另一方面,根据既定的入园目标,制订季、月、周计划,把握时间节点,有效推进各项保障措施。同时,利用工地例会和现场办公会统一部署,加大对各工程检查督办力度。
去年10月,全区还开展了“关停园区外原电镀生产车间专项行动”,环保、公安、电力等部门联合行动,对园外电镀企业采取设备拆除、断电等措施,以确保企业按时入园。瓯海电镀园区建成后总投资约4.5亿元,占地面积273亩,设有废水处理、集中退镀以及供热中心等综合配套设施。其中,污水处理厂废水日处理能力可达9000吨。
目前,32家电镀企业已全部入园并投入生产。企业入园后不仅规模扩大,也提高了清洁生产程度。生产线自动化程度和水循环回用率分别提高到了80%和50%以上。在严格淘汰高氰镀锌等高污染工艺的同时,大力推广无氰电镀等先进技术与工艺,有力促进了企业的转型升级。
制革行业 改造升级
经过一年的努力,瓯海区制革业布局趋向合理,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削减,区域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2011年初,瓯海区全面铺开制革业环境污染整治工作,对88家制革企业实行分类整治。一年来,瓯海区对63家持有排污许可证的企业进行了限期治理,严格实现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据初步统计,投入专项治理资金近1500万元。目前,63家限期治理单位除6家停产、两家厂房拆建延期外,其余55家单位已有51家完成废水、废气污染治理设施建设。
环保部门严格执行新、扩、改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从源头上控制并减少污染物排放量。目前,新、改、扩建的25家单位中已有24家污染治理设施建成并投入试生产,有22家通过监测,4家通过“三同时”验收。
加强淘汰落后皮革产能力度,今年已淘汰20家从事手工喷光加工的皮革后整理企业。同时,依法对无证制革企业予以严厉打击,今年以来共取缔无证制革企业17家。此外,利用双休日、夜间检查的方式,严厉打击非法转鼓,共打击取缔非法转鼓43只(次)。
为进一步巩固成果,有关部门对整治后的企业加强督察治理,督促企业对污染治理设施进行规范管理。同时加大对企业的指导培训力度,确保企业治污设施操作工持证上岗,提升企业自我管理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