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中叶我国正处于国民经济蓬勃发展时期,已初步形成了上海电镀工业的基础,并逐步开创新的局面。1966年初发生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在上海电镀工业发展史上留下了难忘的一页。 文革初期的上海电镀状况 社会动乱对电镀企业和科技的影响 1966年至1968年“文化大革命”的最初二年是建国以来社会动乱最激烈的时代,上海电镀企业也表现出显著的时代特色。“文革”开始后,社会一直动荡不安,群众上街游行集会,造反派夺权,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揪“反动人物”……。“革命委员会”的领导者以政治统帅一切,文革以前建立的行之有效的电镀企业管理机制被革命化的管理取代,原拟定的电镀科研发展规划也被中断。许多电镀厂和车间的工程技术人员被冠以各种“帽子”靠边,生产管理混乱产品质量下降。行业中的许多科技工作者遭到批斗,民主人士更是不能幸免,统统“靠边”接受批判。建国十几年中取得的一系列有成效的成果如节镍代镍工艺,用液氯法、次氯酸钠法治理含氰废水的科研项目等均遭否定,而要用无氰的电镀工艺来替代。学校的教学全部中断,教师受到冲击批判。 冲击科技部门 原上海市科技协会(设在南昌路47号),“文革”前是上海电镀科技交流的中心。在交流、促进、提高上海电镀行业的科技水平曾起过积极的作用。文革开始后科技协会的一切活动全停止。1968年随着无氰电镀的兴起,才建立起上海电镀交流队。“文革”以前各系统的电镀交流组,协作组也相继解散,其成员下放到基层工厂里。 “文革”后期的上海电镀行业 “文革”期间的电镀企业类型基本上与文革前相同,一是全民所有制,二是集体所有制。全民所有制企业无论在数量,规模还是技术装备上都超过集体所有制企业。企业在国家指令性计划下生产,基本没有竞争,重视产品的数量而忽视产品的质量。各企业的劳动生产力相差悬殊,高的单位可达2万元/人年,低的单位仅0.2万元/人年,生产规模大的单位已采用直线式电镀线,环形式电镀线,自动和半自动抛光机。生产规模小的仍有相当一部份是以作坊式小生产形式存在。存在居民稠密区的电镀作业点,大量电镀废水、废气直接排放,与周围居民矛盾突出。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不断批判“洋奴哲学、洋、大、全”等办企业的观点,企业发展滞缓。 建国后,造就了一批工程技术人员,但数量不多。据当时机电工业管理局和轻工业局统计资料反映,科技人员只占电镀职工的1%~3%。“文革”中科技人员的培养基本上仍由学校承担。因为教育革命废除了原有的招生制度,学员改为由单位选送,“政治条件”是选送的唯一标准。学员大多数文化基础差,教学上又不重视基础理论学习,由于提倡工人上讲台讲课,导致了教学质量降低,而专业学校如轻工业职工大学,轻工业专科学校分别举行过多期电镀培训班,但人员参加不多,水平也不高。文革中科技队伍力量不足,又后继无人,以后在研究新工艺试验无氰电镀工艺时,好多单位仍借用打倒的科技人员的力量。电镀科技人员的严重不足,在“文革”结束后,发展生产科技攻关等明显地暴露出大量的困难。 无氰电镀的兴起及其原因 六十年代后期电镀公害问题在国内外日益引起重视,各种防止和治理技术和设施也应用而生,上海的电镀行业对此也引起了广泛的反响。新建了大量电镀厂点,最高时达到800多个左右。大量的废水直接排入江河的环境中,当时黄浦江水域氰化物含量已超标,直接影响到上海人民的饮用水。加上废气直接排放,严重影响百姓的正常生活。这才引起当时市革委领导们的“重视”。于是召集有关部门开会,对影响居民生活的电镀厂点实行关停,对使用氰化物电镀要求用无氰替代。在无氰就是无毒的极左思想的指导下,不加科学分析轻而易举地否定了有氰电镀,未经过科学试验研究和实验,全民搞无氰电镀生产,并大力推广和应用无氰电镀工艺,人民日报、解放报等报刊,大力宣传,无氰电镀作为革命的一部份便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序幕。 围绕无氰电镀,几乎上海所有的院校、研究所、企业都投入人力、物力试验研究无氰电镀工艺,为电镀实现无氰化而努力。上海电镀交流队在1971年4~5月和1975年4月先后二次举行无氰电镀新工艺展览会,频繁地组织无氰电镀的专题讲座,现场参观和交流等。当时除了军工等单位不搞无氰电镀生产外,其它所有电镀厂点都在应用一些无氰电镀工艺或试验无氰工艺。由于无氰电镀工艺的不成熟和质量尚未过关,后来又再次启用了有氰电镀工艺生产,造成了大量的资金、资源浪费,进一步加重了环境污染和治理难度。无氰电镀运动的兴衰,至今仍然对它褒贬不一。客观分析它有成绩的一面也有问题与缺点一面,在无氰电镀的浪潮中产生了一些有成效的电镀工艺如各种无氰电镀锌工艺。问题和缺点的一面由于在无氰就是无毒的思想指导下,一些部门的领导限制使用氰化物工艺,直到目前为止有些部门和单位对氰化物电镀的看法仍有偏面性。事实上衡量电镀工艺的优劣要从经济性、稳定性、质量的可靠性、“三废”处理易难性等全面考虑。由于当时强调了无氰无毒对一些不成熟的无氰电镀工艺也进行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部份无氰电镀产生的废水直接作为肥料使用,结果农作物重金属量超标,不能食用而销毁,对国家造成大量资金资源浪费,进一步加强环境污染和治理难度。 乡镇电镀企业的发展 随着市郊的经济从单纯务农发展为多种经营,而电镀厂具有投资少,上马快,见效快的特点(当时建厂设点不受控制 ,“三废”治理没有要求)具有很大吸引力,大工业城市则有意将具有污染的电镀工艺向农村转移。电镀科技人员毫无保留的传教,企业提供无条件的学习,人员培训,各种技术资料公开化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当时曾流着:“若要富,就要搞电镀”的顺口溜。1958年上海郊县仅一家电镀厂,1968年发展到4家,进入70年代以后厂点数急剧增加,最多时达800多家,而规模也逐渐增大,郊县乡镇电镀厂的发展为农村社队创造了一大笔财富,同时带来了农村环境污染等问题。 “文革”中的三废治理 “文革”期间电镀工业的污染已相当严重。在无氰就是无毒的偏面政策指导下,一味地要求无氰电镀工艺,而大量的废水、废气未经治理直接排入附近江河环境中。农村的乡镇企业电镀厂大多根本没有“三废”治理的手段和设施。而市区电镀厂除含铬废水和电镀中产生的废气处理外,其它类型废水、废气一般不处理而直接向环境中排放。闸北蚂蚁浜地区一百多亩土地受电镀排放废水污染,被停种蔬菜作物。上海主要水源黄浦江和郊县河道均不同程度受到污染,重金属、pH等严重超标,并日见严重。一些企业、研究所开始研究应用“三废”治理技术。如离子交换树脂法处理含铬废水,在镀铬槽放含氟抑雾剂以抑制铬雾气体产生,镀锌低铬酸钝化工艺取代高铬酸钝化工艺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浓度,生产工序中已增加回收工序,逆漂洗回收技术已在少数单位开始应用。 电镀科技工作者在动乱的年代里 文革中,一些科技工作者受冲击遭批判,工作上被剥夺科研的权利,但他们热爱自己追求的事业,没有沉沦。人虽下放到生产第一线,仍一直在研究电镀科学技术。例如有的科技人员将课题项目带下去,边劳动,边“改造”,边“研究”。当掀起无氰电镀运动的时候,他们也在不懈地试验、研究,文革中后期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几乎都能找到帮助他们的科技人员。当年的支援是无私的无保留的,他们利用节假日,厂休日“悄悄地到乡镇企业为建厂”出谋献策,技术上进行指导而不取报酬,至今和某些乡镇企业的同志谈及此事仍使人油然而生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