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作为目前全国最大的环保市场,在国家拉动内需政策的刺激下,本应进一步彰显旺盛的“人气”,但最近一段时期,连资产过百亿元的高科技环保龙头企业——武汉凯迪控股投资有限公司,也未能避开资金短缺难题。“如果注入足够的资金,只需两到三年,凯迪年销售收入将突破350亿元。但融资实在太难。”该公司董事长陈义龙如是说。
凯迪公司致力于发展绿色能源、能源系统集成及节能降耗、水务等产业,石化和化工是其重要的业务领域,这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湖北环保市场中担纲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但这家航母级的公司尚且如此,其他环保企业资金之困就更加急迫。武汉另一家高科技环保企业武汉天博环保公司专注于环保吸声产品和大中型声屏障的开发生产,产品在国内领先。该公司总经理杨剑华说,公司经常同时中标多个工程,但每一个工程都要先垫资20%左右,公司资金不够,有的工程只好放弃。据了解,与武汉凯迪、武汉天博等企业的处境相似,资金短缺已成为湖北省高科技环保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
据记者调查,当前,湖北高科技环保企业资金短缺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环保产业发展快资金需求量大。比如武汉市环保产业连续4年总产值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长,2007年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210亿元,10年增长近50倍。目前该市规模以上的企业有115家,科工贸总值过1000万元的环保企业有40多家,逐步形成了大气污染防治产业群、水污染防治产业群、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群、消除“白色污染”产业群,这些产业发展快,对资金需求量大,导致资金紧张。
二是风险投资不活跃。湖北省环保产业目前拥有一批处于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成果,如光化学废水处理技术与产品、激波传质厌氧生化工艺技术与产品、臭氧消毒剂生成技术与产品、循环式厌氧—好氧生物膜水处理技术与设备、旋转喷雾干燥法烟气脱硫技术及碱回收锅炉等。但这些高新技术产品却因为没有风险资金投入而难以推向市场。专家分析,湖北省风险投资机构不多,运营活力不强,而大量的民间资本又不愿做风险投资。武汉市环保产业协会副秘书长李汉武说,武汉的风险投资明显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如广东、浙江等地。而同时湖北的环保市场极大,在今年8月召开的第三届绿色产业国际博览会上,湖北省17个市州筛选出近700个环保项目,总投资300多亿元,成为国内最大的环保市场。专家指出,在湖北风险基金投资1亿元一年就可拉动20亿元的环保市场。
三是投融资体系不健全。这是制约湖北省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表现为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该省许多地方目前尚未建立担保机构,有的地方建立的信用担保机构担保能力不强,担保领域和规模较窄;银行的信贷支持力度不够;银企合作和环保企业直接融资的渠道不畅。
当前,正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试验全面展开之时,解决高科技环保企业资金紧缺问题,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近日,湖北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大投资扩大内需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加大财政金融对环保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意见》要求,要进一步用好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信用担保资金,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要进一步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积极支持银行企业金融机构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增加有效信贷投放,加大对节能减排等的信贷支持;要进一步加强银企合作,构建重点项目和中小企业银企对接平台,着力解决重大项目和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与此同时,湖北省还计划进一步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激励和促进企业上市融资,完善促进企业上市的绿色通道;鼓励上市公司兼并重组,采取定向增发、配股、可转换债券等方式再融资;加快发展保险市场,鼓励引导保险资金投向环保产业。
此外,湖北省经济委员会还下发了应对危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文件,要求积极协调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简化中小企业贷款程序,重点满足符合产业和环保政策、有市场、有技术、有发展前景的企业技改和流动资金需求。充分发挥担保公司信贷双方的中介和桥梁作用,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支持企业或民间资本出资或参股担保公司,做强做大担保公司。指导和帮助担保公司加强内部管理,创新工作机制,提升信用等级,控制担保风险,拓宽融资领域,增强担保能力。
武汉市政府也于日前决定,近几年每年从全市产业结构调整资金中,挤出2/5支持环保产业发展,重点用于环保技术成果转化和先进环保技术引进;在国债安排、银行支持等方面向环保产业倾斜;支持创办高科技环保产业集团,走“产学研”联合发展之路;全方位支持环保新技术快速完成“中试”,推向环保市场。
专家预测,在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湖北高科技环保产业将有效破解目前的资金瓶颈,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作出新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