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以水闻名,但不意味着水资源丰富到可以任意挥霍。这几年,苏州的节水文章同样做得出彩。小到一只家用节水笼头,大到城市管网的建设……点点滴滴节约下的水,滋润了这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
政府3000余万元买单
30万余万户家庭节水器具改造
家住潘儒巷的朱阿姨说,以前的铸铁龙头,用得时间一长,龙头就关不紧,经常滴滴嗒嗒。而现在用的陶瓷阀芯龙头就方便得多,用水量可以自如控制,算下来,每个月可以少用近2吨水。
据统计,市、区两级财政共投入3000余万元专项用于居民节水器具改造,共完成改造14.3万户,更换水嘴31.1万个、排水阀近6万只,建成区内的30余万户居民全部都使用了节水器具,同时将为居民日常生活提供配套服务的餐饮、旅馆、理发等“五小”单位的节水器具改造列入居民家庭节水器具改造实事项目。
各用水企业、单位都积极行动起来,按照创建要求对所使用的非节水器具进行更新、改造,如苏州市旅游行业共改造节水型水嘴3566只,座便器2550个。据统计,市区共有2827家企业、单位完成了节水器具改造,共更换水嘴5万余只,各类便器1.5万只,共投入节水器具改造资金近千万元。
将节水型小区创建与居民节水器具改造工作相结合,组织各新村、小区认真学习和宣传有关的创建标准和要求,各新村、小区结合节水器具改造和“节水型家庭”创建活动,完善小区节水管理,加强创建组织、宣传、制度等方面建设,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目前共有46个小区获得“江苏省节水型小区”称号。涌现了一批像清塘小区、彩香新村、竹辉小区、湖左岸小区等节水先进小区,节水意识渐渐深入人心。
把管网里漏掉的水捡起来
漏损率下降至2007年的9.24%
水龙头里点滴流出来的水看得见,但地下管网里渗漏出的水则是隐性的,把这些流失的水算个总和,也是一笔不小的损失。为切实解决城市供水管网老化而带来的供水管漏损和水压水质问题,我市紧紧抓住城市发展的有利时机,以水环境综合整治、城市建设和老城区、老街坊、老新村改造等为契机,在全市实施供水管网改造工程,有效地配置供水资源。近年来,共投入改造资金1.76亿元,更新改造管道241条,长度128公里;我市还加大了对老新村供水管道的改造,结合街巷整治,改善区域内的陈旧管网,共新敷设DN50-DN500管道近7公里。通过创建,城市用水效率得到明显提高,供水管网的漏损率已下降至2007年的9.24%,有效地缓解了城市供水压力。
此外,苏州市政府投入4.4亿元,实施污水支管到户工程,用4年左右的时间,累计完成市区39个片区约550公里的排水管道敷设和污水收集。通过污水管道建设和实施污水支管到户工程,污水收集能力得到迅速增加,污水处理厂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我市还将结合对近千条背街小巷的改造工作,开展新一轮的污水支管进户入院工程,以进一步提高污水的收集率。据统计,城市污水处理率为94.68%、其中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为84.9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8.96%,都达到或者超过规定的标准,使我市水体污染得到了缓解和控制。
水耗降低经济环境效益提高
非传统水资源利用亮点多多
通过开展节水型企业、单位创建活动,各企业、单位各出招数,开展节水科技研究和节水技术改造,大力推进循环用水,提高重复利用率,涌现出了许多亮点。苏州市望亭发电厂投入节水技改资金7000余万元,加大节水技改力度,已基本达到“零排放”,工业用水重复率达到90%;苏州金华盛纸业有限公司通过增加白水的内部循环,使每吨造纸清水取水量从20立方米下降至11立方米,并通过中水回用工程的实施,每天减少废水排放1600立方米,企业在生产能力不断增加的同时,单位水耗不断降低,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在传统节水项目的基础上,我市非传统水资源利用亮点也颇多。近年来,我市积极探讨开源的途径,重视研究再生水等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解约“水质型缺水”带来的困扰。苏州市蔬菜研究所、苏州市农业技术职业学校充分利用雨水资源,通过塑料膜房和玻璃房将雨水收集、储存、净化,进行工厂化生产;滨特力通讯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秉承“环保优先”的理念,从施工设计时,就考虑到雨水和中水的利用,利用独特的建筑设计收集雨水,通过导水管进入人工河,经过循环处理后作为绿化、冲洗用水;而相城区金艺电镀公司,采用膜分离技术对电镀废水实行中水回用处理,使每天耗水从500吨减少到150吨。这些企业、单位只是苏州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的典型,目前这种“节约、循环”的理念已在全市得到推广应用,像这样的单位也越来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