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电镀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电镀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

"含铬污泥"埋地下30年 众人"接力盯梢"除隐患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10-06-21  浏览次数:974

赵圣德(左一)、张良轶(左二)告诉记者:“含铬污泥当时就埋在这下面!”

炉火熊熊,17吨含铬污泥熔炼成碴

最终炼出的铬、铜合金,没有污染

 

中国电镀网:连日来,记者深入当年填埋点、环保部门、开发商及远离武汉200多公里的冶炼厂,追寻答案。拨开层层迷雾,一件社会多个方面棒棒接力的“环保傻事”浮出水面。

 

推荐 绘本游戏让宝宝爱上阅读

 

高中生读什么专业最有前途 特邀名师点评高考试题

 

●第一棒:两份报告 牵出30年前往事

 

赵圣德:我不说可能没人知道,但这是我的责任

 

2005年12月,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关山路一侧,原武汉汽车标准件厂(注:下称汽标厂)正要解散清算。

 

作为一家40多年的大企业,工厂走到这一步,2000多名职工百感交集。赵圣德也一样,他18岁进厂,24年与工厂朝夕相伴,从一名普通工人做到环保负责人,哪知在40多岁的不惑年龄再次面临“安置”。

 

喝完闷酒,赵圣德却不敢忘记30年前的往事。30年前,工厂用“电解法”处理电镀废水,产生了大量含铬污泥。80年代末,工厂兴建综合污水处理站,经当时的环保主管部门——洪山区环保局同意,含铬污泥以袋装方式,置于工厂地下,用水泥封存。

 

在工厂留守机构负责人肖化民的支持下,他连写两份“报告”,一份给工厂新的主管部门,一份给市环保局东湖高新环保分局,报告中特别提醒:“含铬污泥属重金属污染物,需在后期开发工作中特别关注。”

 

赵圣德现已被聘至东湖高新区安监局,忆及当年报告,他说:“工厂所属地块后划至东湖高新区。我不说可能没人知道。但这是我的责任。”

 

●第二棒:4年盯梢等到土地开发

 

东湖高新环保分局:这事不下地,我们心不能安

 

“看到报告,我们非常担心。”东湖高新环保分局张良轶说。

 

铬,一种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主要以铬铁矿形式存在,不存在污染。然经电解法电镀利用,游离的铬离子吸附沉淀而成的含铬污泥则属重金属污染物,铬离子可沿着“土壤/水——植物/鱼——人”这样的轨道转移,可被动植物吸收、储存,造成危害,并被怀疑有致癌作用。

 

该局与工厂留守机构及主管部门迅速联系,探讨处置办法。

 

当时,工厂清算及职工安置工作千头万绪,地块也无开发计划,含铬污泥的处置被暂时搁置。“4年来,我们一直盯着这块土地。每过一段时间,都要咨询规划、建设部门,看有无新的规划建设。这事不下地,我们心不能安。”

 

5年过去了,汽标厂建筑已拆,留下一片可做数十幢楼房的平整土地。

 

2009年底,规划部门透露,一开发商在土地竞标中拿下了原汽标厂地块。当年12月10日,东湖高新环保分局迅速向开发商发函,要求妥善处理含铬污泥,其中包括专人照看、土壤监测、科学处置。该函强调:“在含铬污泥未得到妥善处置前,不得在该地块开发建设。”

 

●第三棒:百万投入 买个“石头”落地

 

开发商:必须为未来负责

 

面对环保函,开发商表示,一切按环保要求办。

 

此前,国内曾有这样的案例:开发商竞得土地,结果发现土地被污染,开发时工人中毒,只得退回土地,公司损失过亿。

 

“更进一步说,公司必须为未来负责。”公司负责人表示。

 

处置这些地下的“黑泥巴”,程序十分复杂。科学处置要求将其安全迁走,并由有资质机构妥善处理;同时,还要进行土壤监测,看周边环境有否受到污染。如有,则必须修复。

 

2010年3月12日,受开发商委托,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召集各路专家“会诊”。为确保准确,从地下取出的样土不能烘干,只能自然慢慢干。

 

与此同时,现场覆土开始清理。4月2日,“含铬污泥”重见天日。

 

在距地表5米深的地方,监测人员发现了装有“黑泥巴”的编织袋。经确认,这正是30年前的含铬污泥。一袋袋含铬污泥四周及底部均有水泥板,未和土壤直接接触。监测人员说,这说明当时的处理是很负责的。

 

清理人员搬起袋袋含铬污泥,连同原编织袋一起放进新的编织袋中,沾上撒漏污泥的土壤也一同装袋,共计300余袋17.13吨。

 

此后,监测结果出来了。所幸,地下水和土壤均未受到污染。

 

昨日,开发商方面负责处理此事的程先生表示,公司本着负责任的态度,严格按环保要求,终于妥善处理了含铬污泥,心中悬着的一块“石头”终于放下。据了解,为委托专业机构处置这批含铬污泥,开发商花费近100万元。

 

●第四棒:分批熔化 炼出铬仅值100元

 

处置单位:不能出一丝一毫的差错

 

4月7日,300袋含铬污泥经江夏区,辗转200多公里运至黄石市阳新县金宝矿业。

 

据处置单位——创盛环保公司负责人郝运华说,“危险废物处置是一件责任重大的事,整个过程必须非常严谨,一环扣一环,不能出一丝一毫的差错。”

 

昨日,在郝运华的带领下,记者来到藏于阳新深山的金宝矿业,亲眼目睹最后一炉含铬污泥全部熔化。

 

在一个约两层楼高的熔炉面前,操作人员正将含铬污泥投入熊熊燃烧的熔炉。离炉丈余,热浪袭人。炉下,烫红的碎碴不断喷出,遇水变成黑色的颗粒状硬物。另一侧,经2000多℃高温熔化的液态金属流出,冷却变成固态。

 

矿业负责人石义航说,铬、铜等金属被熔化提炼出来,成为固态合金;碎碴则是做水泥的好原料。

 

他说,17吨含铬污泥分批炼出的铬混在合金之中,如果最终精炼出来不过两公斤,市价100元。

 

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李琳介绍,熔化后的固态铬非常稳定,不再对自然环境造成危害。

 

听到17吨含铬污泥最终妥善处置,赵圣德说:“太好了。心头悬了30年的石头终于落地了。”东湖高新环保分局局长张颉表示,处理这批含铬污泥,如光算经济账,环保部门4年“盯梢”,开发商投入百万,最终“炼”出的铬不过100元,这完全是一件傻事;但是算环保账,17吨危险废物不再危害一方,相关方面本着对环境负责的态度,棒棒接力,近200亩土地没受到污染,于可持续发展来说真是一件必须做好的大事。

 

“这就是含铬污泥!”

 

●林坤

 

从汽标厂老职工赵圣德强烈的个人责任感,到环保部门四年盯梢,再到开发商愿意花费百万元处理污染,每一个环节都为圆满解决铬污泥“历史遗留问题”做了铺垫。

 

就事论事,从100万的污泥处理费到最终价值100元的铬合金,表面上投入与收益完全不成比例,但其间的无形价值显而易见,那就是保障了未来的环境安全与居民人身安全。铬污泥深埋地下,仿佛定时炸弹一般,如果不进行无害处理,也许10年之后,也许100年之后,难保不会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产生威胁。到时再亡羊补牢,再消除影响,恐怕就不是100万元的事了。

 

这件事更重要的无形价值,还在于让人们看到,环境治理需要社会各成员之间相互协作、相互督促的良好关系。个人的道德使命感往往能触发事件进程;而最重要的则是政府部门从公共利益出发寻求解决之道;企业在追求经济利润之余,也不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当这个链条完整勾连并运转起来,获益最大的,便是老百姓。

最新行业新闻2010年06月21日更新

网友关注排行榜

推荐图文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60039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