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警钟”何以屡屡“失灵”
日期:2006-09-07 00:00
,这已成为政府部门处理重大环境事故的套路。去年吉化公司爆炸酿成重大苯污染事故,处理结果是该公司3名主要领导被中石化免职。再如,2004年川化公司制造的沱江特大水污染造成百万人饮水中断,直接经济损失高达上亿元,最终的处理是罚款100万元,公司总裁引咎辞职。这样的处罚对企业老总来说是轻飘飘的,说不定风头一过,他们换了一个地方又做官。国家环保总局的一项调查表明,我国大型化工企业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并邻近大江大河,这种布局是危险的,一旦发生事故缺乏缓冲地带,对水体和环境的破坏将是灾难性的。然而,近年来我国化工生产
3/4 下一页 上一页 首页 尾页
返回 |  刷新 |  WAP首页 |  网页版  | 登录
07/05 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