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解决,CrO3损失亦未解决。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开始使用铬雾抑制剂。其代表性的为中科院有机所(上海)的F53(C5F11OC3F6SO3F)和长江化工厂的FC-80(C8F17SO2F)。目前市场已达10吨以上。上述产品在水中溶解度很小(2g/L),而溶液(镀槽中)要求浓度为4g/L,这时表面张力才能达23达因(温度25℃),同时镀层只能达到15um;如镀层厚,就会形成针孔,影响耐蚀性和装饰性;在高电流密度的体系中,也不能抑制铬雾的形成。RK-8248作为铬雾抑制剂可克服以上缺点,而得到特别厚且发亮的镀层。
※ 表面工艺:表面加工工艺除电镀外,如印染、腐蚀、酸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