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浅析:工艺选择及相关因素
日期:2012-04-17 09:58
降解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类)等大分子有机物,用其配制乳化除油剂、脱蜡剂,或作为载体光亮剂,会使前处理水体及镀液排放水中皆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提高了水体的COD含量。在前处理酸洗缓蚀剂(如尿素)、硬水软化剂(如三聚磷酸钠)、防锈剂(如六次甲基四胺)、柔软剂(如糖精)、絮凝剂(如聚丙烯酰胺)、pH缓冲剂(如有机胺、氨水一氯化铵体系)中含有大量的氮、胺、氨、磷,增加了水体中的总氮、氨氮、总磷。此类有机物虽然优化了电镀过程,但又带来了新的麻烦。因此,在电镀生产中应尽量少用或不用这些物质,以其他方法取代。如选用易降解的高级脂
2/5 下一页 上一页 首页 尾页
返回 |  刷新 |  WAP首页 |  网页版  | 登录
07/27 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