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装饰镀铬中黄膜及彩虹色问题
日期:2011-11-21 15:47
中Cr(Ⅲ)是生成胶体(阴极)膜的主要成分。它可以与SO42-生成促使阴极表面碱式铬酸铬溶液的硫酸铬阳离子,从而起到在低电流密度下促进CrO24-在阴极上放电的作用。但是Cr(Ⅲ)的质量浓度也必须适当,一般应控制在2~7g/L的范围内。
若Cr(Ⅲ)的质量浓度过高,将会降低镀液的导电能力和深镀能力,增大溶液电阻,致使电流不稳定。由于Cr(Ⅲ)的质量浓度过高,生成的阴极膜就比较厚,并有可能夹杂Cr(VI),所以膜的溶解机会少,Cr(VI)难于穿透阴极膜在镀件上沉积,氢气析出增多。这时镀件低电流密度区易出现黄膜、彩虹色,有铬层的地方光
5/8 下一页 上一页 首页 尾页
返回 |  刷新 |  WAP首页 |  网页版  | 登录
07/04 20:23